第614章 暗流涌动:关陇世家的百年棋局与今朝困局(4 / 5)
极是。‘女贵’势力近来确实有些跋扈,尤其是皇后母家,隐隐有凌驾于我等之上的势头,是该让她们收敛一些了。但若真是陛下的试探,那我们确实要万分小心。我已让家中子弟,近期务必谨言慎行,不得参与任何可能引起非议的活动。”
他顿了顿,补充道:“至于那个‘红颜社’,我也会让要杨某这边配合,尽管开口。”
这便是关陇世家的运作方式。表面上,各个家族在朝堂上可能存在竞争,甚至偶有摩擦,但在涉及到整个关陇集团共同利益、尤其是面临来自皇权或其他外部势力的威胁时,他们总能迅速达成默契,相互配合,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。这种基于血缘、姻亲、地域和共同利益的网络,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。
除了情报网络,关陇世家还掌控着大量的经济资源。遍布关中乃至全国各地的良田、庄园、商铺、邸店,为他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财富。这些财富,一部分用于维持家族的奢华生活和庞大开销,更重要的则是作为政治活动的资金——贿赂官员、豢养门客、资助士子、甚至豢养私人武装。如果“红颜社”真的有利用价值,韦挺和他的家族并不介意动用其中的一小部分,来“投资”这枚潜在的棋子。
在军事方面,虽然府兵制逐渐衰落,中央禁军的力量日益增强,但关陇世家在军中依然拥有深厚的影响力。许多中高级将领都出自这些世家,或者与世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虽然不到万不得已,他们不会轻易动用军事力量,但这无疑是他们在与皇权博弈时,手中握有的一张底牌。
**五、内部张力:传统与变革的碰撞**
然而,关陇世家的内部,并非一片铁板。在时代浪潮的冲击下,传统与变革的碰撞,也在家族内部悄然发生。
韦挺的长子韦文远,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。他自幼饱读诗书,才华横溢,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,深受儒家“忠君爱国”思想的影响。在他看来,父亲和家族长辈们那种时刻提防皇权、与其他势力勾心斗角的做法,未免有些“格局太小”。他更倾向于相信,只要自己忠心事主,凭借真才实学,就能在朝堂上立足,为家族争光,而不必卷入那些阴暗的政治算计。
“父亲,”一日,韦文远在书房向韦挺请安后,忍不住开口道,“近日听闻城中有女子结社,议论朝政,攻击贵戚。此事陛下已知晓否?朝廷法度森严,岂容此等宵小之辈妄议?父亲身为朝廷命官,为何不直接上报官府,予以取缔,反而要‘静观其变’,甚至……甚至考虑利用她们?”
韦挺看着自己这位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儿子,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神情。他知道,儿子的想法代表了家族中年轻一代的一部分人。他们成长在和平年代,没有经历过祖辈们那种刀光剑影的岁月,对家族的危机感认识不足,对皇权抱有更多的幻想。
“文远,”韦挺放下手中的书卷,语重心长地说道,“你在官场时日尚浅,许多事情,并非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。‘红颜社’之事,水很深。贸然出手,万一触怒的是不该触怒的人,不仅救不了任何人,反而会给家族带来灭顶之灾。”
“可是父亲,‘君君臣臣父父子子’,乃是纲常伦理。我们食君之禄,就当忠君之事。若凡事都以家族利益为先,置国法与君恩于不顾,岂不有违圣人教诲?”韦文远反驳道,语气中带着一丝年轻人的执拗。
韦挺叹了口气:“忠君?君要臣死,臣不得不死。但若君要我韦氏一族覆灭,我亦要保全家族。文远,你要记住,家族,才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。没有了家族,你所谓的‘忠君爱国’,又从何谈起?陛下固然英明,但帝王之心,深不可测。今日他可以因你的才华而重用你,明日也可以因猜忌而舍弃你,甚至整个家族。我们韦氏能够绵延数百年,靠的不是一味的‘忠’,而是审时度势,趋利避害,是‘留得青山在,不怕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