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14章 暗流涌动:关陇世家的百年棋局与今朝困局(2 / 5)
的结果。他们经历过王朝更迭,见过无数家族的兴衰荣辱,深刻理解权力的游戏规则。忠诚是相对的,利益是永恒的。只要能够维护家族的存续与利益,他们可以支持新的王朝,也可以在适当的时候“弃暗投明”。这种实用主义的生存哲学,是关陇世家能够绵延数百年而不倒的重要原因。
**二、今朝困局:皇权的猜忌与新兴势力的挑战**
然而,时移世易。进入大唐,尤其是“贞观之治”以来,关陇世家的地位虽然依旧尊崇,但面临的挑战也日益严峻。
首当其冲的,便是皇权的猜忌与制衡。李唐皇室本身出自关陇集团,深知其力量之强大。开国之初,需要依靠关陇世家的支持来稳固政权,但一旦天下安定,皇权便不可避免地要与这些尾大不掉的世家大族产生矛盾。从太宗李世民开始,便有意识地提拔寒门士子、山东(崤山以东)旧族、甚至归化的胡人将领,以分散和制衡关陇集团的权力。科举制度的逐步完善,更是为皇权提供了一条绕开世家、选拔忠于皇帝的人才的重要途径。
韦挺口中的“陛下”,此刻正励精图治,试图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。这位帝王雄才大略,目光如炬,对于关陇世家在地方上的盘根错节、在军中的潜在影响力、以及在朝堂上的抱团行为,不可能没有警惕。他需要的是一个高度集中、能够彻底贯彻其意志的中央政府,而不是一个由少数几个家族联合掌控的“寡头政治”。因此,敲打、限制,甚至在必要时分化瓦解关陇世家,是皇权必然的选择。韦挺的“不能给陛下任何把柄”,正是对这种猜忌的敏锐感知和无奈应对。
其次,是新兴势力的崛起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举制的推行,一批非关陇出身的官僚集团开始登上历史舞台。他们或是凭借科举功名,或是凭借特殊的机遇(如依附皇子、后宫干政等),迅速积累权力,成为朝堂上一股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。韦挺所指的“新兴的‘女贵’势力”,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。
这些“女贵”,往往是指后宫中得宠的妃嫔及其家族。她们可能出身并不显赫,但一旦其家族女子获得皇帝的青睐,甚至成为皇后、诞下皇子,整个家族便会鸡犬升天,迅速跻身权贵行列。她们缺乏关陇世家那样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军功基础,但其权力的来源直接依附于皇权,来得快,也可能去得快,因此行事往往更加激进,也更受皇帝的直接掌控。对于关陇世家而言,这些“女贵”及其家族,是凭借“枕边风”上位的暴发户,是对他们传统地位和固有利益的直接冲击。她们抢占原本属于关陇子弟的官职,推行可能损害世家利益的政策,自然成为关陇世家敌视的对象。
此外,关陇集团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。各大世家之间,既有联姻合作,也有利益冲突和明争暗斗。为了争夺有限的政治资源,为了在皇权面前获得更多的话语权,家族之间的倾轧也时有发生。这使得关陇集团在面对外部挑战时,难以形成真正统一的意志和行动。
因此,韦挺和他所代表的关陇世家,正处在一个微妙而危险的十字路口。他们是帝国的基石之一,拥有深厚的积累和强大的潜力,但同时也受到皇权的猜忌和新兴势力的冲击,内部亦有矛盾。如何在这复杂的局势中保全自身,并尽可能地维护家族的利益,是摆在每一个关陇世家核心人物面前的难题。
**三、静观其变:关陇世家的生存智慧与博弈**
“静观其变”,这四个字,蕴含着关陇世家数百年传承下来的生存智慧。在形势不明朗之前,不轻易出手,不暴露实力,仔细观察,耐心等待,这是避免犯错、保存自身的最佳策略。
韦挺命令“密切监视”,便是要弄清楚这个“红颜社”的真实底细。她们是真的“不满现状的江湖人”,还是另有背景?
如果只是一群被“女贵”势力压迫、或是单纯看不惯其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