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3章 授勋(3 / 5)

加入书签

bsp;  众人看到一年龄三十多,着大秦使节服的老帅哥出列,朝高台走去,这就是那位刘季?

    此刻的刘季意气风发,尽管先前也受皇帝陛下看重,不然也不会让他率领使团出使乌孙,但他刘季之名并不为许多人知晓。

    可现在,皇帝陛下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宣讲他的功绩,给他颁发奖赏,还授予了他一枚玄鸟勋章,他刘季从今日起也将名扬天下。

    将刘季排在第三位授勋,一是确实其功劳足够,二是始皇和李念出于刘季在原本历史上汉高祖的身份,三是为日后之事考量。

    在李念和始皇的规划当中,刘季将被作为大秦驻西域的第一任都护,那么在现在提升刘季的名望,使天下人知其名,可方便其日后为大秦都护西域,维护大秦在西域的利益。

    其在乌孙出使时发生的事,曾陈于始皇和李念案上,让两人皆认为以刘季的才能,当能为大秦都护好西域。

    刘季走上高台,向始皇行礼:“臣刘季拜见陛下!”

    始皇亲手将之扶起,从李斯送上的木盘中取过一枚勋章,给刘季戴上,又勉励道:“卿此番出使乌孙,功劳莫大,望再接再励,大秦也需要如卿这般贤才!”

    刘季道:“臣定不负陛下之言,必为大秦、为陛下赴汤蹈火,在所不辞!”

    这番话不是刘季虚言,而是他发自肺腑,他三十多岁还没成什么大事,虽在沛县有所名声,可于整个大秦属实寂寂无名,是秦皇陛下将他发掘出来,让他有机会名动天下。

    这般知遇提拔之恩,刘季自然深深铭记于心,从本该在历史上推翻大秦的汉高祖变成了始皇帝的忠臣。

    这让知情的几位都觉得有趣,这也是刘季为何能被排在第三位授勋的原因之一,王翦、王贲、蒙恬等都通过了这提议。

    建立大汉的汉高祖成为了大秦的忠臣,日后将为大秦驻守西域,在那竭智用力,挺好……

    在刘季之后,又有多人被授勋,不仅是上阵杀敌的大秦将士,还有在这一战中,为大秦奔走的多位有功之臣,甚至连匈奴人和乌孙人也被始皇授勋。

    头曼和乌孙王未到场,但两人都派来了特使,始皇将匈奴特使和乌孙特使齐齐召上高台,道:“若无友邦相助,此战便是能胜,大秦也将耗损极大。因而,此战之胜,非大秦一家之胜,乃大秦与两位友邦一同之胜!此胜,大秦不可独占,此功,大秦不可独居!”

    匈奴特使用还不太纯熟的雅言恭敬道:“陛下容禀,此战之中,我等只从旁相辅,能击溃东胡、月氏,实乃大秦天兵出力,我等委实不敢居功!”

    一旁的乌孙特使也出声附和,说他们在这一战里基本只是负责了粮草运输,指引方向,实际作战还是靠大秦击溃了敌军,怎敢居功?

    见两名特使的态度,始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