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3章 授勋(2 / 5)

加入书签

孔雀国人那秉性,比合洲(非洲)和迎洲(南美洲)的土著好不了多少,即使知道了大秦对他们有威胁,也不会全力发展,况且大秦的进步更快。

    始皇将东胡王的人头放回木盒,蒙毅端来一盆水净过手,进入典仪的下一环节,亲手给在此战之中立功的众人颁发赏赐。

    首位被始皇亲自颁发赏赐的自然是王贲,以王贲所立下的功劳,在官职和爵位上已经很难再往上实封,只能加虚衔,多奖赏一些财货、田地、食邑。

    这次对王贲的奖赏基本也按这套,只是有些改变,只听始皇在宣布了一连串对王贲的赏赐,又道:“征北上将军王贲,领大秦将士平东胡、定月氏,有镇国安邦之功,特授大秦镇国勋章!”

    这自然也是来自李念的谏言,在此次凯旋典仪上,对有功的将士们进行授勋,以增加将士们的荣誉感。

    始皇这番话后,首相王绾手捧一托盘走上高台,盘内放着一做工精美、已打开的木盒,众人看到那木盒中有一金光闪闪的圆牌。

    若能凑近些看,将看到那金牌上雕有玄鸟苍龙图纹,还有两大秦篆书“镇国”。

    待王绾走上高台,始皇自木盒中取出金牌,笑着将之戴到王贲脖子上:“上将军为大秦栋梁,还请继续为大秦镇国安邦!”

    王贲正色回道:“臣王贲定为大秦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!”

    被始皇给授勋后,王贲随王绾一同退下高台。

    看着王贲挂在胸前的那枚金色勋章,许多人眼神火热,“大秦镇国勋章”,听着便知这是种至高的荣誉。

    其次被授勋的是蒙恬,为蒙恬送上勋章礼盒的是王翦,蒙恬所得勋章并非和王贲同样的镇国勋章,而是安国勋章。

    两枚勋章名字不同,样式也不一样,众人立马便知这勋章也是分级别的,镇国勋章的级别应在安国勋章之上。

    但在蒙恬后,令很多人没想到的是,第三位得到授勋的人不是此番征讨东胡、月氏的大秦诸将,而是一位叫“刘季”的人。

    始皇站于高台上,向台下众人道:“秦使刘季,奉朕之令出使乌孙友邦,缔大秦乌孙之好,破月氏之谋,振大秦之国威于异土,扬大秦之友谊于四方,功劳莫大,特授大秦玄鸟勋章……”

    许多人这才明白过来:哦,原来就是这位率领大秦使团抵达乌孙,让大秦和乌孙结了盟,让乌孙人愿意和大秦一同对付月氏,若没有乌孙人提供的支持,即使大秦最后仍能击败月氏,恐怕也不会容易。

    至少没有乌孙人供给的粮草,大秦会更困难不少,正是乌孙人提供粮草,减轻了大秦的后勤供给压力,让大秦能将更多精力用在和月氏作战之上。

    如此一想,这刘季确实可认为功劳很大,即便不太懂兵法,也知晓“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”之理。

 &n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