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7章 老宋的第二次北伐(北宋历史)(3 / 5)

加入书签

比于宋军第一次北伐有所长进。”

    “宋军被分为三路,但三路宋军的战力有主次高下,主力为宋将曹彬所率领的东路军,主要问题也就出在东路军。”

    “此次北伐也被称为‘雍熙北伐’,因为当时赵光义用的年号是‘雍熙’,此时正是雍熙三年。北伐之初,宋军势如破竹,诸路报捷。”

    跟第一次北伐何其,开局一帆风顺,中期开始飘起来,后期溃不成军。

    不同的是这次没有赵光义亲征,没有驴车漂移!

    “在得到诸将从前线传回的捷报后,赵光义不喜反忧……”

    收到捷报还不喜反忧,王翦、王贲、蒙恬几人只稍稍一想,便想到了赵光义忧在何处。

    王贲道:“宋军推进过易,看似势如破竹,实则将战线拉长,过于深入,若辽军在此时截击宋军粮道,宋军反会陷入险境。”

    王翦为儿子补充道:“不仅如此,宋军一路攻城拔寨,将领士卒必生骄胜之心。且有宋军推进快,取功劳大,便有宋军推进慢,取功劳小!”

    “见他人有功,功胜于己,必不甘落于人后,为取更多战功,其等定会贸然轻进。”

    蒙恬也道:“如此一来,宋军岂有不败之理?”

    李念道:“诚如几位将军之言,宋军推进过快,看似一路无阻,实则已使己身虚浮,宋军只有两个选择:要么稳固已占领之地,补强粮道防御,将根基扎稳,要么进行速攻,以更迅猛的进军速度拿下幽云。”

    蒙恬笑道:“公子言有两个选择,实则只有一选:宋军当补强粮道防御,稳步推进。”

    因为第二个选择风险太大,要是没快速拿下幽云,宋军将会陷入全军覆灭的危机之中。

    蒙恬又道:“不知宋军作了何选?”

    李念笑道:“他们哪个都没选,应说曹彬哪一个都没选。曹彬没判断到大军行进已深,有被辽军截断粮道之危,然后他所率大军就真被辽军断了粮道。”

    “但在此时,曹彬仍有机会纠正所犯下之错,只要及时恢复粮道,或将所面对的辽军击败,即能解危。可曹彬又犯了一个错,他退兵了,有辽军在前,他指挥大军从涿州退往雄州,等待军粮送至。”

    蒙恬不可思议道:“岂有不顾敌军当前退兵而待军粮之理?”

    这宋军主将是正常人?

    就这操作,能和第一次北伐时,对耶律斜轸之军视若不顾,而猛攻幽州的赵光义相比。

    有啥皇帝就有啥将领?

    这曹彬的兵法该不会和赵光义是同一个老师教的?

&nb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