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6章 熙宁变法,赵宋难救(北宋历史)(2 / 5)
又积贫积弱。”
富和贫弱是可以共存的,国家有时便会出现这种情况。
“富在于宋收上的赋税,及宋生产出的财富超过其他国家,贫在于虽有不少赋税,可朝廷没钱,财政收入与支出失衡,弱则在于军事实力衰弱,对外战争不力。”
“且赵宋商贸兴盛也容纳不下那么多人经商,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行商获利。”
只有那些有关系有背景的人经商才能获利,普通小民经商,像开小吃摊,能赚个辛苦钱维持生计就不错了。
“因而在土地兼并问题严重的情况下,某些没有土地可种,又找不到其他生计活路的宋人只能造反起义。”
”宋朝起义造反还有个很有意思的地方,便是这些人起义造反后,有机会被赵宋朝廷给招安。”
“招安便是赐予官职、钱财等封赏,让这些人放弃造反。原本都是普通平民百姓,可招安后,那就是官老爷了,可以吃上赵宋朝廷的官粮。招安这套在赵宋还挺吃得开!”
“在宋时甚至有句谚语,‘欲得官,杀人放火受招安;欲得富,赶着行在卖酒醋’。”
王翦笑道:“这‘杀人放火受招安’在赵宋不失为一进身之阶。”
蒙恬道:“只是这进身之阶限制颇大,一眼可看到头。”
赵宋真正利益最大且最爽的进身之阶还是靠科举,以进士之身入仕,像招安这种,即使封了官职,也基本没有更进一步的可能。
但对那些受招安的人已经够了,他们本来也就不期望能当多大官,朝廷能给招安他们,给他们赏赐就行。
“赵顼意识了三冗问题和土地兼并问题给赵宋带来的危害,若不改,赵宋将会因此持续衰弱,乃至亡国;可若是改吧,‘祖宗家法’又摆在那儿。”
“那可是祖宗定下来的规矩,岂能轻易改动?”
赵恒在位时整出来的“祖宗之法”终于变成木枷锁到了赵宋后继之君的脖子上,锁得他们难以喘气。
赵顼和王安石指责赵恒,恐怕也是觉得赵恒在位时做的事,阻碍他们想要变法改革。
“熙宁二年,为革去赵宋弊病,赵顼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,开始了熙宁变法。但新法一出台,便遭受到了一片指责谩骂,从各方面对新法进行阻碍,以天变异相反对变法,指责王安石等不敬祖宗之法,从道德上对王安石等变法大臣进行抨击。”
“王安石也是在此时喊出了‘三不足畏’,即‘天变不足畏,祖宗不足法,人言不足恤’。”
始皇道:“这王安石若真能做到这‘三不足’,倒真是一变法之臣。可有变法之臣,也得有变法之君,否则不过是再现庆历新政之旧事!”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