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6章 熙宁变法,赵宋难救(北宋历史)(1 / 5)
“在赵祯驾崩后,赵曙即帝位,但其运气也就到这,他在位时间只有三年,年仅三十六岁便病逝。”
“因赵曙在位时间短,在军事、政治等方面还未得及有多少建树。其较为突出的功绩大概是治平三年,让司马光组织人手编纂史书《资治通鉴》。”
“《资治通鉴》为后世常读常用史书之一,有极高学问价值和历史价值,后世许多名人名家对其赞不绝口!”
“赵曙病逝,由其子赵顼即位,群臣为赵曙上谥宪文肃武宣孝皇帝,庙号英宗。”
赵曙没多少功绩,就算其有让司马光主持编纂《资治通鉴》之功,可司马光编《资治通鉴》编了十九年,赵曙早已去世,能得“英宗”这庙号,已算超格。
这时的“英宗”庙号可还没被某位瓦剌留学生、土木堡战神给玷污。
李念道:“其子赵顼便是宋神宗,也就是和王安石指责赵恒举措失当,让宋朝失去了统一交趾良机的那位。”
难怪敢指责赵恒而不怕被人评议有违孝道,敢情不是赵恒这一脉。
“赵顼即位时,赵宋的三冗问题已相当严重,赵顼看出了三冗问题会给赵宋造成的危害。在其父赵曙的治平二年时,赵宋的财政亏空已高达一千七百余万缗。”
赵宋想通过撒银子将士卒、文官都养起来,好让江山稳固的想法,终于在此时成了个大问题。
当然,也不能全怪赵宋,这其中也受了五代十国影响,为了让五代十国的某些问题不再在宋朝重演,赵匡胤和赵光义在给赵宋设计的道路就有问题。
这两位当时不一定想到会有这结果,可到他们后辈子嗣时,埋下的问题就发作了。
“在三冗问题之外,土地兼并问题同样严重。赵宋是华夏历史上唯一一个明确不抑制土地兼并的朝代!”
经过李念多次讲说后来王朝的历史,始皇等人也都明白土地兼并对于一个王朝的危害。
而这宋朝居然不抑制土地兼并,还能南北宋加起来国祚有三百多年,在这方面,赵宋还蛮厉害的。
王绾道:“赵宋不抑土地兼并,那其国内土地兼并必定极其严重,然其又能国祚三百余年,莫非其以商业辅之?”
土地被兼并后,失了地的农民没地种,但他们又需要生计,那么只能被赶去干其他的事,譬如参军、行商……
且土地兼并影响的可不止百姓生计问题,还会影响赵宋朝廷的税赋,从土地上所收的税损失掉了,也要从其他地方弥补。
李念道:“宋之商贸确实兴盛,确为宋国祚能有三百余年的原因之一。且商贸兴盛让赵宋看起来很富,在后世提到赵宋时,总会想到赵宋是当时最富裕之国,可在富的同时,赵宋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