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6章 刘彻 他们以为敢逼宫的皇帝是软柿子(2 / 6)
掉!
连太子刘据刘徽都已经让人禁起来,刘徽绝不会允许事不成。
当然,最坏的结果,刘徽纵然不成事。
刘据被困,卫青和霍去病也被困,她只要把刘彻的其他儿子杀掉,刘据在以后照样可以登上皇帝的宝座。
卫家,刘徽照样可以保存。
此时对于一个个弟弟们的安排,刘徽让他们留下,留在长安,只要不违法乱纪,随便他们干什么都行。
然,刘徽正告道:“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。
朕从来不触及大汉的律法,你们最好也是。
朕无意同室操戈。
但若是你们不知规矩,不守国法,朕不怕以你们的血祭国法。
记住!”
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,从刘徽的嘴里说出,是让天下震惊的。
在刘徽之前,天子凌驾于世人之上,饶是刘彻用董仲舒的种种政治,以令天下都接受忠君爱国的思想。
但对于董仲舒提出的对帝王的约束,刘彻从来不愿意接受的。
刘徽才刚登基,她却正告于天下人,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。
这便是要以身作则,以令天下守法。
别个人提出这样的要求,那可能会有人笑话认为不可能做到。
和刘徽斗了几十年的人,最清楚不过,刘徽以身作则做到极致。
位高而权重的公主,宰相,刘徽从来没有以权谋过私。
握天下的利,刘徽也从来是为民而谋,不为自身。
而且多少年了,如果能够捉到刘徽的把柄,能够让刘徽吃苦受罪,世家贵族们岂会放过那光明正大的理由。
还不是因为捉不到刘徽的把柄!
今闻刘徽所言,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,所有人都不由紧了紧皮。
刘徽同众臣道:“朕希望你们记住大汉的律法约束人性之恶。
如果你们连律法都守不住,非要犯,朕虽不想大开杀戒,但绝不会不敢杀人。
守国法是朕对你们的要求。
你们如果连这一条都做不到,朕不会对你们手下留情。”
守国法,是刘徽对所有人的要求,那已经是最低的底线了。
一众臣子还是相信刘徽的,相信于她对他们的底线。
只要不犯国法,刘徽不会对他们做些什么,反之,如果他们不听话,非要跟刘徽对着干,刘徽不是那真正刚登基,手里没有人,只能任人摆布的人。
刘徽多少年前开始参与朝政?
军中她打过多少仗?守卫边境又是多少年?为尚书令又是多少年?
书阁养出来的人,太学,鸣堂,甚至是天下的府学,最后是科举取士。
这些人,和刘徽看似没有多少的接触,刘徽为尚书令多年,凡是由她挑上来的人,无一例外都是干事实的人。
纵然刘彻后头糊涂了,用的竟然是刘屈氂那样的人,刘彻也不算完全的糊涂,他并未将把那些干事的人剔下去。
刘彻的想法很矛盾也很容易理解,他希望身边多是事事顺应他心的臣子,可是他也清楚大汉的天下不可能只有顺应他心的臣子。
必须得要有真正能干的臣子。
皇帝可以谋一时的私欲,却不能够完全谋于一己之私。
也正因如此,刘彻一直都在用刘屈氂,由刘屈氂压人,却也没有把能干的臣子全都换下来,尽都用上那谄媚小人。
刘徽早已看透刘彻的为人,大方向没有问题,刘徽要提拔于人,长安,各州各府,只要是有能之人在位,便不怕乱。
且刘徽稳坐皇位后的第一件事是整顿吏治。
此事交由吏部查查,吏部尚书卫禧,年轻是真年轻。
再年轻,忆起刘徽是几岁成为的尚书令,便觉得那也不过如此,不值得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