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63章 沙弥汲井携瓢至老衲敲鱼送暮归(4 / 6)
。”
周铁点头:“臣会将此建议奏请陛下。”
谢渊又对张启(已查抄破庙归来)道:“张大人,石崇虽留原职,却需派玄夜卫探子盯紧他的动向,他的所有公文都需经你核验;徐靖那边,诏狱署的案卷需每日抄送刑部,确保他无法再拖延核验。”
张启躬身应道:“属下遵旨,已安排探子监视石崇,诏狱署案卷也会按时抄送。”
此时,徐靖也返回牢房,递上查抄的密信:“谢大人,已抓获王庆、刘达,搜到石崇与瓦剌的密信,确有‘构陷谢渊、动摇边防’之语。”
谢渊接过密信,递给周铁:“周大人,此密信可作为石崇‘失察纵容’的佐证,日后监察,也需以此为据。”
周铁点头收好,心中明白,虽留石崇、徐靖官位,却已将他们置于严密监控之下,再难作乱。
三日后,周德被玄夜卫校尉押解前往边地。
临行前,谢渊派人送去棉衣、银两与《大吴律》,附信写道:“边地虽苦,却能洗心;律法虽严,却能正身。
望君以《律》为镜,以劳为赎。”
周德接过棉衣与信,对着谢府方向深深一揖,转身离去——他知道,这一去是赎罪,也是新生。
同日,石崇在镇刑司衙署接到玄夜卫的监察文书,上面列明“不得调度密探、公文需经玄夜卫核验、每月需提交履职报告”
等条款。
他看着文书,脸色铁青却无可奈何——虽留副提督之位,却已成傀儡,连调动一名密探都需玄夜卫批准。
下属来报“王庆、刘达被抓”
,石崇只能挥挥手:“按旨处置,不必向我禀报。”
他知道,旧党已散,自己再无翻盘可能。
徐靖则在诏狱署接到玄夜卫北司的接管文书,诏狱的案卷、囚徒管理、刑具使用,皆归秦飞统领的北司负责,他仅负责“日常考勤、环境卫生”
等琐事。
刑部的监察官员也同日到任,每日核查诏狱的收支、囚徒待遇,徐靖只能按章办事,不敢有丝毫逾越。
周德流放、石崇徐靖受限后,玄夜卫与刑部联合出台《官员监察细则》,对石崇、徐靖实施“双轨监察”
——玄夜卫负责行踪与公文核验,刑部负责履职与律法合规,每月向萧桓提交监察报告。
石崇曾试图提交“边镇防务建议”
,公文经张启核验时,现“隐含调兵暗示”
,被直接驳回并记入监察报告,萧桓下旨“石崇不得再提防务建议”
,石崇自此彻底沉默。
徐靖则在一次囚徒待遇核查中,因“未及时改善囚徒伙食”
被刑部弹劾,罚俸一月,此后再不敢懈怠,每日亲自检查囚徒的饮食、牢房卫生,生怕再被追责。
吏部尚书张文趁机修订《文官考核制度》,将“是否接受监察、有无违规记录”
纳入考核,石崇、徐靖的考核等级被定为“中下”
,若连续三年“中下”
,将被罢官。
边镇方面,岳谦与秦云率军加强宣府卫防务,张毅督造的火器及时送达,瓦剌见大吴朝局稳定、边防坚固,未敢袭扰。
江南水灾过后,刘焕与陈忠调拨粮草赈灾,修建水利工程,百姓安居乐业。
谢渊在兵部衙署与杨武整理奏疏,杨武道:“大人,如今石崇徐靖被制,旧党肃清,边镇安稳,大吴中兴有望了!”
谢渊点头:“这只是开始,监察需常抓不懈,方能保朝堂清明。”
旧党余势瓦解后,谢渊在府中召集王瑾、李穆、陈默、林文、张启、周铁、周显、岳谦等人,复盘此次辨诬之战。
厅内烛火通明,桌上摆着德佑年间的文书与天德年间的监察细则,众人围坐,气氛轻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