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75章 黑风卷地蔽寒月南宫墙影暗如铁(5 / 6)

加入书签

为重”

四字上停留许久——这便是他的初心,也是他今夜坚守的理由。

他将《大吴会典》合上,放回案头,又取过那枚玄夜卫令牌,令牌上的“玄夜卫北司”

四字在烛火下泛着冷光。

这令牌,是监控的权力,也是护社稷的责任。

他握紧令牌,心中更定:明日,某将凭此令牌,凭手中实证,凭忠于社稷的官员,阻石、徐之谋,防南宫之变,护新政之果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寅时初,左理刑派人送来张五的详细供词:“张五供认,半月前,石崇曾私下见他,言‘德佑帝欲复位,若你助其入南宫议事,复位后必升你为皇城司指挥使,赏银万两’;张五贪利,遂答应,与石崇约定‘夜间以西角门为通道,由王三接应,张五送钥匙’;此次收王三银五十两,是‘定金’,复位后再付‘尾款’。

张五未供其他同党,似有隐瞒,但已承认与石崇勾结,私开南宫之门。”

谢渊阅后,将供词与此前的密报放在一起——实证已足,明日议事时,可据此定石、徐“勾结守卫,私通南宫”

之罪,虽未提“谋复位”

,却已能让官员们看清其不轨之心。

他将供词折好,放入档案袋,对自己道:“明日议事,先从张五、王三贪腐入手,再引至石、徐勾结,最后议监控与取证之策,循序渐进,不让官员们觉得突兀,也不让谋变之事扩散,引恐慌。”

他深知,此事若扩散,必引朝野动荡,士绅、宗室或会趁机生事,反而给石、徐可乘之机——保密与稳进,是当前的关键。

寅时三刻,天边已现鱼肚白,衙署外传来玄夜卫巡逻队换班的脚步声,整齐而有力,像在宣告着黑夜的结束,也像在预示着白日暗斗的开始。

谢渊走到窗前,望着逐渐亮起来的天空,寒风已停,乌云散去,一轮残月仍挂在天边,透着清冷的光。

他取过案上的档案袋,里面装着今夜所有的实证:密报七份、巡逻记录一份、张五供词一份、石徐行踪图一张、暗号记录一张。

这些纸张,虽薄却重,承载着社稷的安危,承载着百姓的安乐。

他将档案袋抱在怀中,心中明白:今夜的监控,只是南宫夜访谋变案的开始;明日的议事,是应对的第二步;而后半夜的较量,还在未知中。

但他不会退缩,也不能退缩——身为大吴的太保,身为推新政、护社稷的直臣,他必须站在最前,挡住谋变的暗流,守住这来之不易的安稳。

远处,南宫的方向已能看清轮廓,红墙在晨光中泛着淡红,像一道守护的屏障。

谢渊望着南宫,轻声道:“太上皇,某知你有不甘,但社稷安稳、百姓安乐,比皇位更重。

石崇、徐靖之谋,非为你,乃为他们自身的私利,某不会让他们利用你,陷大吴于动荡。”

语毕,他转身回到案前,开始准备明日议事的奏报,晨光透过窗棂,洒在奏报的标题上——“南宫守卫贪腐及相关官员行踪异常奏报”

,墨迹在晨光中,透着坚定与决绝。

片尾

前半夜终,南宫夜访谋变案初露端倪:石崇、徐靖贿买南宫守卫,欲私开西角门夜访萧桓,因谢渊密令调走皇城司值守官张五、断其钥匙,未能入内,约定次日戌时再试;玄夜卫按谢渊令,全程监控,记录二人行踪、暗号、银贿细节,获取张五贪腐供词,证实石、徐与守卫勾结;某亲王涉事,其亲信与石崇联络,疑为谋变资助者;谢渊彻夜部署,收集体证,拟于次日辰时召左理刑、玄夜卫指挥使、监察御史议事,定后续应对之策。

南宫周边仍在玄夜卫严密监控中,石崇、徐靖、某亲王府无异常动静,王三因未拿到钥匙,神色慌张,已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