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75章 黑风卷地蔽寒月南宫墙影暗如铁(4 / 6)
烈,乌云彻底遮住了月亮,天地间一片漆黑,只有远处玄夜卫巡逻的火把,像几点微弱的星火,在黑暗中移动。
他想起萧栎登基以来的新政成效——漕运清明、税刑公平、边军安稳、百姓安乐,若石、徐二人真助萧桓复位,旧制必复,士绅、宗室将再获特权,边军、百姓将再受其苦,此前所有努力,都将付诸东流。
他握紧拳头,指节泛白——他不能让这种事生。
身为太保,掌兵部、总监察,护社稷安稳是他的职责,哪怕面对的是太上皇的旧臣,哪怕会被人指摘“逆上”
,他也要守住新政,守住百姓的安乐。
案头的《大吴律》仍摊开在“谋逆篇”
,墨迹似在提醒他:谋变者,乃国之贼,虽为旧臣,亦不可赦。
此时,玄夜卫指挥使又传一信:“某亲王今夜戌时后,未出府门,府中却有灯火至亥时,似在议事;其府中亲信一人,于亥时初出府,往石崇府方向去,半刻后返回。”
谢渊心中了然——某亲王果然是同党,今夜石、徐赴南宫前,必与亲王通过气,亲王或已许诺资助,或已定下后续步骤。
他走到案前,重新点燃一支蜡烛,烛火重新照亮案上的密报与批注。
他知道,今夜只是开始,明日南宫西角门,还将有一场暗斗;而这场暗斗的背后,是新政与旧制、安稳与变乱、苍生与特权的较量。
他必须步步为营,每一步都要稳,每一步都要准,才能护得大吴社稷安稳,护得天下百姓安乐。
谢渊取过玄夜卫的巡逻记录,翻看今夜的巡逻路线:“戌时:西市街-北关巷;戌时三刻:北关巷-南宫西角门;亥时:南宫西角门-东市街……”
路线覆盖了石、徐往返的主要路段,暗探与巡逻队配合得当,未暴露,也未遗漏关键信息。
他在记录旁写“明日调整:1增加南宫西角门暗探至四人,分守四角,全面监控;2巡逻队每一刻巡一次,缩短间隔,防石、徐换路线;3派暗探盯某亲王亲信,若其送钥匙至西角门,即时扣押。”
写完,他将巡逻记录折好,放入档案袋,袋上写“南宫夜访案——玄夜卫巡逻记录”
。
他想起明日要召的议事,需准备好所有实证:密报、巡逻记录、张五供词、石徐行踪图,让左理刑、监察御史看清局势,统一立场——官官相护虽有,但仍有忠于社稷、支持新政的官员,他需团结这些力量,共同应对谋变。
窗外的寒风渐小,天边泛起一丝微光,已是丑时。
谢渊揉了揉胀的太阳穴,取过一杯热茶,小口饮下——今夜无眠,明日更需精神。
他望着案上的实证,心中默念:石崇、徐靖,某不会让你们的谋变得逞;萧桓太上皇,某亦不会让你因旧臣之谋,陷社稷于动荡。
某所求者,唯社稷安稳,百姓安乐,仅此而已。
丑时三刻,玄夜卫暗探传回最后一份密报:“石崇、徐靖府中灯火已熄,似已歇息;王三仍在西角门值守,不时摸腰间(似念钥匙),后被换班守卫接替,王三离岗前,又对西角门望了一眼,似有不甘;某亲王府中灯火亦熄,亲信未再出府。
南宫周边无异常,玄夜卫按令继续监控。”
谢渊阅后,对亲兵道:“令玄夜卫指挥使今夜加强戒备,不可松懈;明日卯时,再传一次密报,报石、徐、某亲王府的晨间动静。”
亲兵应诺,退去传达。
谢渊走到案前,取过《大吴会典》,翻至“社稷安稳”
条,其中载元兴帝萧珏的谕旨:“凡为臣者,当以社稷为重,以民生为要,不可因私党之利,谋乱国之政;凡遇谋变者,虽亲亦斥,虽贵亦惩,此乃臣道之本。”
墨迹泛着旧光,却似有千钧之力,谢渊的目光在“以社稷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