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55章 语激声高请储总政暗里私谋夺柄章(4 / 6)

加入书签

,罚俸三月,留职察看;即日起,设‘太子三辅’,内阁辅、五军都督、御史大夫分任三辅,协同太子处理政事,互不统属。”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谢渊躬身谢恩:“陛下圣明!

如此,既固太子之位,又防权柄独揽,旧党再无隙可乘。”

萧栎点头,目光落在谢渊身上,带着几分赞许:“卿今日阁议之上,袖手不语,非怯懦,实乃深谋。

若卿当时便难,恐被旧党反咬‘干预国本’,卿能沉住气,待掌握实据再行动,不愧是朕倚重的社稷之臣。”

谢渊心中一暖——陛下知他沉默之因,这便是最大的信任。

谢渊离开乾清宫,前往御史台,吩咐属官按陛下旨意,审问被迫附名的内阁学士。

属官躬身道:“大人放心,定查清楚谁是胁从,谁是隐瞒,绝不冤枉一人。”

谢渊点头,又叮嘱:“审问时,多问鲁王旧党的联络方式,若有其他党羽线索,即刻报玄夜卫,务必一网打尽,不让他们再兴风作浪。”

离开御史台,他前往团营校场——士卒们正在练“三层御敌阵”

,神机营的弩箭百百中,五军营的盾阵严丝合缝,三千营的骑兵进退有序。

都督同知岳谦见谢渊来,策马迎上:“大人,听说内阁的事解决了?”

谢渊笑着点头:“是,旧党被拿,三辅之法已定,国本稳固了。

你们好好练,早日练出更强的战力,让边军安稳,让京师安稳,便是对国本最大的守护。”

士卒们听闻,齐声高呼:“遵大人令!

强军护国!

固我社稷!”

声浪震得校场的铜铃微微颤动,也震得谢渊心中的信念愈坚定——军政稳固,才是国本最坚实的根基。

谢渊返回兵部衙署,秦飞已在案前等候,手里捧着张承的供词:“大人,张承供出鲁王旧党还有十余人,多在吏部、礼部任职,已按供词拿下,正在诏狱署审问。”

谢渊接过供词,翻看时,指尖划过“欲借太子辅政,削谢渊权后,迎鲁王复起”

的字句,眼中闪过厉色:“这些人,竟敢觊觎皇位,真是胆大包天!

告诉徐靖,务必审出他们的全部阴谋,若有涉及边将的,即刻报我,绝不让他们勾连外患。”

秦飞领命而去,杨武此时捧着《三辅军政调度章程》走来:“大人,按‘三辅制衡’之法,我已拟好军政调度章程,凡调兵、练军,需五军都督府与兵部联名,再经御史台核验,方可执行,您看是否妥当?”

谢渊接过章程,仔细翻看,见其中明确“无联名核验,不得擅调一兵一卒”

,满意点头:“妥当。

如此,可防‘独断调兵’之弊,也符合先帝‘军政分权’之制。

你尽快将章程呈给五军都督府与御史台,明日便推行。”

谢渊再次来到内阁衙署——此时堂内已恢复平静,陈敬正与几位留职的学士整理文书,见谢渊来,忙起身相迎:“谢大人,‘三辅制衡’的旨意已传下,我等正拟《太子辅政细则》,明确三辅职权,绝不让旧党再有可乘之机。”

谢渊走到案前,看着那卷被烛泪浸过的疏文,已被妥善收好,“嫡长”

二字上的烛泪凝固如珠,似在提醒众人今日之事。

“陈大人,”

谢渊指着疏文,“这卷疏文,当好好保存,日后太子长成,让他看看,国本之重,容不得半分私谋;臣子之责,在于护社稷,而非夺权柄。”

陈敬点头:“大人所言极是。

我会将其纳入内阁档案,作为‘戒私谋、守本分’的警示。”

谢渊欣慰点头,转身离开内阁——夕阳正落,金色的余晖洒在宫墙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