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39章 丹墀奏请除特权只为边防固铁衣(3 / 4)
“陛下,三家勋贵乃开国功臣之后,革职恐不妥,不如罚俸赎罪?”
“罚俸赎罪?”
谢渊反驳,“挪用军器火药按律当斩,臣奏请‘革去军器管理权’,已是从轻!
若今日纵容,明日他们便敢挪用甲胄、兵器,他日瓦剌来犯,谁来守护京师?”
他顿了顿,又道:“陛下,臣已让岳将军加强军器库守卫,今后支取火药需兵部、工部、御史台三方勘合,再无漏洞。
革去三家军器管理权,既是惩戒,也是警示,让其他勋贵不敢再犯!”
萧栎沉吟良久——他深知军器管控的重要性,却也不愿彻底得罪三家勋贵。
最终道:“准谢卿所奏!
革去英国公、定国公、魏国公三家勋贵军器管理权,永不复用;管库官刘顺押往诏狱署,择日处斩;周侍郎收受贿赂,革去工部侍郎之职,流放辽东;李嵩、王瑾包庇勋贵,各罚俸两年,不得再干预军器事务!”
“臣遵旨!”
谢渊躬身领命,心中一块大石落地——这场军器清查,不仅揪出了挪用火药的勋贵,更堵住了军器管理的漏洞。
英国公、定国公、魏国公见萧栎准奏,再也不敢哭诉,只能悻悻退下。
戌时初刻,谢渊返回兵部,即刻召集杨武、秦飞、岳谦议事。
他将《军器库管理新规》草案放在案上:“今后军器库由兵部、工部、御史台共管,支取火药需三方官员同时在场,勘合需加盖三方大印;工部军器局造办火药,需每日上报数量,与军器库入库数量核对;玄夜卫每月暗查一次,防止账实不符。”
杨武接过草案,点头道:“大人,此规周密,可有效防止挪用。
只是……三家勋贵虽被革职,却仍有旧部在军器局任职,恐暗中阻挠。”
谢渊道:“你即刻去工部,将军器局中三家勋贵的旧部尽数调离,换由边卫举荐的正直官员接任;秦飞,你派人盯着三家勋贵府,若有异动,立刻上报。”
秦飞送来消息:“大人,英国公府派人去诏狱署探望刘顺,似想让他翻供。”
谢渊冷笑:“晚了。
张启已将刘顺的供词、伪造勘合的笔迹鉴定存档,即便他翻供,也无济于事。
你再派玄夜卫校尉加强诏狱署守卫,不许任何人接触刘顺。”
此时,工部尚书张毅赶来,躬身道:“谢大人,军器局造办记录已重新核查,现近半年来,因勋贵挪用,火药库存已不足原定的三成,若不及时补充,恐影响冬季边防。”
谢渊道:“你即刻安排军器局加班造办,所需硫磺、硝石,让户部尚书刘焕优先调拨,务必在一月内补足库存。”
张毅点头:“下官这就去办。”
亥时初刻,谢渊在兵部批阅《军器库管理新规》,对“三方共管”
条款又加了一条批注:“每季度由御史台牵头,对军器库进行一次全面清查,结果需公示于京师城门,接受百姓监督。”
他深知,只有公开透明,才能防止暗箱操作,让勋贵再无挪用之机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杨武走进来,递上一份名单:“大人,军器局中三家勋贵的旧部共十五人,已全部调离,新接任的官员皆是边卫推荐,履历清白,且有战功。”
谢渊接过名单,翻看后满意点头:“很好。
你再传我命令,新官员到任后,需先学习《军器志》与管理新规,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。”
玄夜卫北司指挥使秦飞汇报:“大人,定国公府私藏的火药已全部收缴,共三百余斤,已送回军器库;魏国公府账房供认,曾帮其他勋贵代买过挪用的火药,涉及的勋贵还有两家,是否要继续清查?”
谢渊沉吟片刻:“暂时不必。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