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21章 秘库深缄一卷书字字皆含君心殊(5 / 9)

加入书签

身:“走,去兵部!”

他的脚步沉稳,没有丝毫犹豫——比起朝堂的猜忌博弈,边境的安危,才是他心中最紧要的事。

刘焕接过疏稿,面露难色:“谢大人,河工刚毕,国库空虚,边军粮饷本就紧张,宣府卫这三个月粮饷,怕是难以即刻拨付啊。”

谢渊皱眉:“刘尚书,宣府卫若因粮饷不足而失守,瓦剌长驱直入,后果不堪设想!

国库再空,也不能空了边军的粮饷!”

“可户部确实无银。”

刘焕道,“除非……挪用南宫的供给银,可那是陛下特批的,动不得啊。”

谢渊沉默片刻:“我去向陛下奏请,挪用内库银两先垫支,日后再从户部补上。”

说罢,转身便往皇宫走去。

此时,乾清宫内,萧栎正看着周显递来的密报——张文余党果然递了弹劾疏,称“谢渊借边防之名,欲挪用内库银两,实则为南宫谋私利”

“陛下,”

周显道,“这分明是构陷,谢大人刚请拨的是宣府卫粮饷,与南宫无关。”

萧栎捏着弹劾疏,指尖泛白。

他当然知道是构陷,可“挪用内库”

四个字,还是戳中了他的顾虑——内库是帝王私库,若轻易动用,恐遭非议;可若不拨,宣府卫危在旦夕。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“谢渊来了。”

内侍的通报声打断了他的思绪。

萧栎收起弹劾疏,道:“宣。”

谢渊走进殿内,躬身道:“陛下,宣府卫告急,急需三个月粮饷,户部无银,臣恳请陛下挪用内库银两垫支。”

萧栎看着谢渊,心中的矛盾更甚。

他想相信谢渊,可张文余党的弹劾疏像一根刺,扎在心头。

“内库银两,是为皇室应急所用,岂能轻易挪用?”

萧栎语气冷淡。

谢渊急道:“陛下,宣府卫若失,瓦剌兵临城下,皇室再有钱粮,又有何用?”

“朕知道宣府重要,”

萧栎道,“但粮饷之事,需从长计议。

你先回去,朕命刘焕与陈忠连夜核算国库,明日再给你答复。”

谢渊见萧栎态度坚决,知道再劝无益,只得躬身退下。

待谢渊走后,萧栎对周显道:“你亲自去户部,监督刘焕核算,若真无银,便从内库拨出,但要派人盯着粮饷的去向,确保每一两都用在边军身上。”

“臣遵旨。”

周显躬身道,“那张文余党的弹劾疏,如何处置?”

“压下去。”

萧栎道,“此时处置他们,会让人觉得朕信不过谢渊;但也不能放任,命秦飞暗中调查,收集他们构陷大臣的证据,时机成熟再一并清算。”

周显心中叹服——帝王的权衡之术,果然精妙。

既不寒忠臣之心,又不放纵奸佞之胆。

次日清晨,萧栎下旨,从内库拨付宣府卫三个月粮饷。

谢渊接到旨意,立刻命杨武率军驰援,悬着的心终于放下。

可他不知道,玄夜卫的校尉已悄悄跟随粮饷队伍,监督每一笔开支。

乾清宫内,萧栎再次打开“谢渊南宫往来事”

的木匣,取出那份《南宫供给清单》。

他想起谢渊昨日在殿内急切的模样,又想起清单上“每日一肉、二蔬、炭火三斤”

的字迹,心中的猜忌渐渐淡去——若谢渊真为私利,何必在黄河治患时与民同苦?何必在边防告急时挺身而出?

“陛下,”

王瑾求见,“南宫太上皇派人送来谢恩笺,说近日天气转暖,身体康健,不必再增派医官。”

萧栎接过谢恩笺,上面是德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