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21章 秘库深缄一卷书字字皆含君心殊(3 / 9)
才能打开。
“都退下吧,这里不用你们守着。”
周显对校尉们道。
校尉们躬身退去,库房内只剩下周显和秦飞两人。
秦飞看着暗格,低声道:“大人,真要把这份档案藏得这么严实?若是日后陛下真要拿谢大人问罪,取档不便不说,还容易落人口实,说我们玄夜卫‘构陷大臣’。”
周显叹了口气:“你以为陛下真要治谢大人的罪?若要治罪,当初南宫供给案时就治了,何必等到现在?这份档案,是陛下的‘定心丸’——看着它,陛下才觉得能‘掌控’谢渊。”
他顿了顿,又道:“谢大人是难得的忠臣,可忠臣太有威望,就是‘威胁’。
陛下既要用他,又要防他,这份档案,就是‘防’的手段。
我们做下属的,只能照办,不能多问。”
秦飞沉默片刻,道:“可属下听说,谢大人昨日已按规矩,将送往南宫的药材报给了礼部,还附上了清单,连包装的布帛都注明了尺寸——这分明是在向陛下表‘无隐瞒’啊。”
“他是聪明人,”
周显道,“一点就透。
可陛下的猜忌,不是‘表忠心’就能消除的。
你还记得石迁吗?当年石迁也深得先帝信任,可一旦有了‘谋逆’的嫌疑,先帝不照样说杀就杀?帝王眼中,没有‘永远的忠臣’,只有‘永远的掌控’。”
秦飞心中一寒——他终于明白,玄夜卫存在的意义,不仅是缉捕奸佞,更是帝王“制衡”
群臣的工具。
而谢渊这份档案,不过是众多“制衡工具”
中的一个。
“对了,”
周显忽然想起什么,“张文、陈忠的余党,最近可有动静?”
“查了,”
秦飞道,“他们在暗中联络地方官员,想借‘谢大人专权’的由头递弹劾疏,只是怕陛下震怒,还没敢递上来。”
“盯着他们,”
周显眼中闪过一丝厉色,“若敢递疏,先把他们的罪证查清楚,一并交给刑部。
谢大人现在不能出事——河工刚平,边防线还需他镇守,此时动他,朝堂必乱,陛下也不会答应。”
秦飞躬身领命:“属下明白。”
乾清宫内,萧栎正与礼部尚书王瑾商议南宫祭祀之事。
王瑾是个老臣,素来谨言慎行,今日却格外犹豫,几次欲言又止。
“王尚书有话不妨直说。”
萧栎看出他的心思,主动开口。
王瑾躬身道:“陛下,近日臣听闻,张文余党在暗中串联,说谢太保‘借故君之名,结党营私’,还说……还说玄夜卫存有谢太保的‘罪证’,只待陛下下令,便可拿问。”
萧栎眉头一皱:“这些人,倒是不死心。”
“臣不是为谢太保说情,”
王瑾道,“只是谢太保刚治平河患,又在整顿边防线,此时若因流言拿问他,恐寒了文武百官的心,也让瓦剌有机可乘。”
萧栎沉默片刻,道:“朕知道。
那些流言,朕不会信。”
他心中清楚,张文余党是想借“密档”
之事挑拨离间,既能扳倒谢渊,又能嫁祸玄夜卫,可谓一箭双雕。
可他偏不上当——谢渊还有用,玄夜卫更是他的左膀右臂,不能因小失大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“传朕旨意,”
萧栎道,“张文、陈忠余党,若再敢妄议朝政、构陷大臣,一律交刑部严审,绝不姑息。”
王瑾躬身道:“陛下圣明。”
待王瑾退下,萧栎再次打开那个装着谢渊档案的木匣,取出其中一份“口谕记录”
——那是南宫供给案时,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