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70章 忠将潜通肺腑音亲信甘担斧钺险(1 / 5)

加入书签

卷语

卷语

《大吴帝纪?德佑卷》载:“成武二年春,玄夜卫北司指挥使秦飞遣亲信送‘边军操练图’至南宫,图后附言‘待上皇归,共饮庆功酒’。

时太上皇萧桓困南宫已逾半载,李嵩党羽密布眼线——玄夜卫南京司专设‘南宫监察哨’,凡出入宫宇者皆需搜身,递传文书需经理刑院核验,前两批递向南宫的密信皆被截获,送书人以‘通敌谋逆’罪押入诏狱署,至今未出。

故此次密信,秦飞设三转手之策:先令玄夜卫文勘房主事张启,将操练图藏于工部‘南宫城墙修补图’夹层,以‘营缮司修缮文书’为名规避核验;再遣安插南宫三年的杂役(原边军子弟,父为岳峰旧部,忠谨可靠),混在运送修缮木料的队伍中送入宫;最后由萧桓潜邸旧侍太监(随桓二十余年,曾护桓避流寇,深得信任),趁‘送早膳’之机转呈,每一步皆假托‘公务’,方得绕开监察哨。”

南宫深锁雾沉沉,檐角残冰映冷侵。

密信偷藏图牍里,经三险递抵万金。

图中骑步列严阵,甲带“岳”

纹藏壮志。

言里酒约期归日,字透风霜见丹心。

奸臣密布眼线网,诏狱频拘递信人。

忠将潜通肺腑音,亲信甘担斧钺险。

若非此身囚南宫久,饱尝寒粥与孤衾。

怎知患难识臣心,一图胜抵千言箴。

夜阑独对残灯看,恍见边军剑气森。

待得北伐捷音至,共饮琼浆慰此今。

桓接图时,南宫晨雾未散,殿内炭盆仅余星点残火,素色棉袍裹着他清瘦的身形,指尖触到修补图夹层的凸起时,便知是秦飞所送——昔年秦飞任山西巡抚时,曾以“赈灾区域图”

夹层递矿监罪证,此法二人早有默契。

他屏退殿外侍卫(李嵩安插的眼线),借“研究修缮方案”

之名,在案上展图:图以麻纸绘就,左侧标“宣府卫旧部五千,习鸳鸯阵,甲带岳字纹”

,右侧写“京师新兵三万,练长枪阵,配工部火铳”

,下方细线标注“粮道:江南粮饷由玄夜卫死士护送,五日抵宣府卫,避李嵩门生所控驿站”

,墨迹尚新,显是秦飞亲笔绘制,连“岳字纹”

“火铳连三弹”

等细节都标注清晰,怕他看不清边军实情。

览图间,桓忽忆昔年宣府卫阅兵事:永熙帝十年,他初为太子,随先帝赴宣府卫,时岳峰率“靖难旧部”

列阵,甲胄映日如金,将士持长枪喊“天子守国门”

,声震山谷;岳谦年方十七,随父侧演练鸳鸯阵,长枪刺出整齐划一,先帝赞“岳家军有元兴帝遗风”

今图上宣府卫旧部仍练此阵,“岳字纹”

甲士与当年无二,恍见昔年边军风貌,遂叹“秦飞忠勇,不仅护军情,更护边军传承,不负昔年朕拔擢他任山西巡抚之望”

待读至“待上皇归,共饮庆功酒”

,他指尖摩挲着字迹,想起困南宫时的寒粥冷炭、李嵩的克扣刁难,眼中竟泛湿——此非寻常酒约,是忠良对“社稷安、上皇归”

的承诺。

遂将图折成细卷,藏于《大吴祖制录》“元兴帝靖难守边”

篇夹层,夜阑人静时,就残烛反复观之,图上军容如在眼前,竟成他“盼北伐、待归京”

的唯一念想。

此密信非仅“传递军情”

之载体,实为秦飞与萧桓“暗通声气、共抗奸佞”

的隐秘纽带——图为形,藏边军战力之实;言为魂,寄君臣相得之诚;三转手之险,显奸佞监视之严;一藏一观之切,彰皇室与忠良的精神共振。

它补全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