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32章 庙前春草今犹绿当年杀胡谣未绝(1 / 7)
卷语
《大吴史?纪事本末?德佑太庙护驾》载:“太保谢渊(正一品,兼兵部尚书)赴安定门督防,瓦剌太师也先探得太庙仅留从三品京营副将率三百亲兵戍守,遂遣五千骑突袭,欲擒帝萧桓(德佑帝)、焚列祖牌位,断大吴祭祀根基。
事前,镇刑司旧吏孙安(从六品)受石崇(从二品,镇刑司副提督)余党指使,私贿工部营缮司主事(正六品),令其‘修缮太庙侧门时,留门闩朽坏、锁具虚挂’;又传‘太庙守军仅百人,军械朽坏’之假讯于瓦剌。
副将察侧门门闩朽坏,三请工部修缮,主事却以‘太庙乃祭祀重地,非战事之所,修缮需礼部勘合’推诿(实因怕暴露通敌痕迹);玄夜卫北司指挥使秦飞(从二品)侦得孙安通敌,欲捕之,却被刑部主事王逊(正六品)拖延,谓‘无实据,恐扰太庙祭祀’(王逊收孙安贿银二十两)。
战起,副将率三百亲兵死守太庙正门,瓦剌以云梯攻门、火油焚阙,亲兵伤亡逾半,副将左臂中箭、右腿被创,仍挥刀拒敌,终斩瓦剌兵五百余,阻敌入庙。
谢渊闻袭,急率京营卒驰援,至则敌已退,遂命秦飞彻查内奸,擒孙安、营缮司主事、王逊,审出罪证,帝命斩于太庙阶前。
史臣曰:‘太庙之安,非仅副将之勇,实谢渊调度有方、忠勇之士以命相搏;然内奸作祟、官官相护,险些断送列祖陵寝,渊之怒斥“奸不除则庙不宁”
,足为后世戒。
’”
《玄夜卫档?太庙护驾录》补:“谢渊督防安定门时,每三日必遣人巡查太庙防务,战前一日曾手书‘太庙乃国本,防务不可疏’予副将,令其‘凡有弊漏,即刻禀报,某必亲赴处置’。
战起时,渊闻瓦剌突袭太庙,掷笔于案,怒曰‘敢犯列祖陵寝,某必诛之’,遂率两千京营卒驰援,途遇瓦剌游骑袭扰,转战数合,至则副将已阻敌,渊抚副将之伤,叹曰‘若非汝死战,某何颜面对列祖’。”
庙峙巍峨,列祖妥、香烟未歇。
胡骑骤、尘飞惊阙,狂澜骤。
孙安卖防传伪讯,吏留虚闩资胡悦。
谢公嘱、三复戒危防,忠肝热。
副将勇,亲兵烈;皆敢死,护神阙。
侧门摧、刀劈箭攒,血殷砖甓。
队长身僵门作盾,将挥残刃锋犹冽。
谢帅来、驱虏斩酋归,尸横叠。
诛佞竖,明忠节;颁帝诏,酬勋业。
更镌碑垂史,恤恩遍洽。
庙前春草今犹绿,当年杀胡谣未绝。
岁岁祭、莫忘护庙功,公之德。
太庙的晨雾尚未散尽,从三品京营副将已率亲兵巡查完第三遍防务。
他握着谢渊前日手书的“太庙防务疏”
,指尖抚过“侧门需防朽闩,锁具必验牢固”
的字迹,心里满是焦虑——昨日巡查侧门时,门闩朽坏如腐木,锁具虚挂,他按谢渊叮嘱,第一时间遣人报至工部,却迟迟不见回应。
“报——!
谢太保派人来了!”
亲兵的喊声传来,副将抬头,见一名京营小校策马而至,手里捧着一封密信。
副将接过,展开一看,是谢渊的亲笔:“安定门防务初固,然闻工部修缮太庙侧门后,有吏员私传‘门闩未换’之语。
汝再验侧门,若有弊漏,即刻带亲兵守之,某已命秦飞查工部吏员,日内必至太庙复核。
切记,太庙乃列祖陵寝,陛下常往,万不可疏!”
副将读完,心头一紧——谢太保远在安定门,仍记挂太庙防务,自己更不能懈怠。
他即刻率亲兵往侧门去,果见门闩仍为朽木,锁具仅搭在门环上,轻轻一拉便开。
“周队长,”
副将对亲兵队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