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02章 夏木阴浓京畿危乡民伏阙请戎衣(8 / 9)

加入书签

金五十两、绸缎二十匹;周虎等十人各赏银五十两、绸缎五匹;其余乡勇各赏银十两、粮一石。

乡勇营里张灯结彩,乡民们捧着赏赐,笑着说:“今年新年,俺们能好好过了!”

周老汉道:“这都是陛下的恩,咱们明年更要好好守城门!”

秦飞将魏庸案的罪证(伪造文书、私刻官印、密信)封存于诏狱署东库,贴上“永世警示”

封条。

他对张启道:“这些罪证要好好存着,让后世官知道,借民心作乱的下场!”

德胜门的乡勇们仍在守城,周老汉带着后生们在城楼上贴春联,写着“乡勇守城门,百姓庆新春”

京郊百姓提着饺子、酒来慰问,与乡勇们一起过年,城楼上的笑声、祝福声,飘在京师的上空,温暖了整个国家。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奉天承运,皇帝诏曰

德佑十五年夏,京郊乡民感国之危,伏阙请战,然为奸佞魏庸所惑,其间三人不幸殒身;既勘破奸谋、诛庸贬固,朕念民心忠义,恐寒万民向国之心,又思防务需固、典制需明,特颁此诏,着各部院遵行:

一、魏庸乱政案中,三名乡民为奸言所蔽,心怀护京之诚却遭横祸,其志可嘉,其情可悯。

朕特追赠此三人为“大吴义民”

,敕礼部备礼致祭;其家属所需抚恤金,由户部按“边军阵亡家属例”

加倍拨付,岁给米五石、银十两,直至亲属身故,不得推诿延误。

二、京畿乃社稷根本,流言易扰民心、乱防务。

着理刑院增设“流言核查司”

,秩从五品,专司京郊州县流言勘验、真伪辨识;该司需与玄夜卫北司联动,凡涉边患、防务之流言,玄夜卫需即时派探核验,理刑院据验结果颁告百姓,防奸佞借谎造乱。

司官由理刑院会同内阁遴选清正官员充任,每岁考绩,优者升阶,劣者罢黜。

三、乡勇乃京师之辅、民心之盾,需立制以固其力。

着兵部颁行《乡勇常设制》,明定乡勇“农时力耕、闲时练兵、战时助守”

之则,隶九门守御司统辖;乡勇统领由兵部从边卫老将或忠义乡勇中遴选,秩正八品,任期三年,不得连任;统领任内若防务有功,准入武官考核,优者擢补边卫职缺。

四、京郊通州、顺义、房山三所乡勇营,乃乡勇练守之基,需扩修以安其居、强其训。

着户部、工部各拨银万两,户部银专司营中粮库扩建,确保乡勇粮饷存储无虞;工部银专司练兵场增筑、营舍修缮,需增设箭靶场、滚木演练区,另修木屋百间,改善乡勇住宿,限德佑十六年春前完工,工部需遣侍郎督工,逾期追责。

五、百姓请战之举,显大吴民心之坚、忠义之盛,需载典以彰其德。

着礼部将“德佑十五年夏百姓请战”

之事纳入《大吴祀典》,每岁夏祭时,于天坛配祭,由礼部官宣读乡勇忠义事迹;另着礼部明年将此事迹载入《大吴礼典》,详记乡勇编练、助守之绩,传示后世,使万民知忠义之重。

六、乡勇之制既立,需各部协同,谋长远之安。

着吏部明年起,将乡勇统领、校尉等官纳入文官考核体系,考绩以“守御成效、乡民心向”

为要,优良者准予升阶,可补州县武职;户部明年再拨粮五千石,专供乡勇冬春粮饷,由陈忠侍郎专管,按月拨付,不得克扣;工部明年续修乡勇营木屋百间,同步添置床榻、炊具,改善乡勇生活;兵部明年再编练乡勇五千人,分隶朝阳门、东直门等五门守御,由谢渊太保统筹,确保训练精熟;刑部明年修订《乡勇律》,明定乡勇操练、值勤、奖惩之规,凡违律扰民者,依律处置,不得因“忠义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