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01章 终教军饷输边地再护山河守四方(5 / 7)

加入书签

:边军粮饷申请流程、户部调粮制度、玄夜卫勘验职责、奸佞扣粮案例(石迁、苏峻等)。

萧桓命颁行六部九边,令百官“每日诵读,勿忘奸佞之祸”

李东阳对谢渊道:“这部录子,能保边粮十年无虞——谢太保,你勘案的细节,我们都写进去了,让后世官知道,忠良如何护粮。”

谢渊点头:“李阁老,这是为了大吴的江山,值得。”

礼部尚书王瑾(正二品)率官员去昌平陵寝祭告,奏明“石迁伏诛,边粮送边,边地安稳”

祭文里写道:“奸佞已除,忠良得用,陵寝无虞,边地无警,大吴江山永固。”

守陵卫总兵官孙山(正四品)率兵卒跪拜陵前:“先帝放心,臣定守住陵寝,不让奸佞再扰祖宗!”

刑部尚书马昂(正二品)修订《大吴食货律》,新增“扣粮通敌罪”

:“凡官扣军粮、私分粮饷者,斩;伪造粮饷文书、阻粮运者,斩;包庇扣粮者,贬或流。”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刑部侍郎刘景(正三品)道:“马尚书,这部律能震慑百官,再没人敢扣粮了!”

马昂点头:“律法严明,才能保百姓与边军无饿殍。”

工部尚书张毅(正二品)派侍郎周瑞(正三品)去大同卫、宣府卫,修缮边军堡寨,筑箭楼、挖壕沟,还送了百门火器。

边军卒们帮着筑堡,周瑞道:“弟兄们,这堡寨能挡瓦剌,你们守边更安全!”

兵卒们笑着回应:“谢谢周侍郎!

俺们定守住堡寨!”

京师百姓自在正阳门内摆宴,庆祝边地安稳、奸佞伏诛。

街上挂满了红灯笼,孩子们提着灯笼跑,商贩们吆喝着卖货,老人们坐在门口晒太阳,脸上满是笑容。

有个老妪拉着谢渊的手:“谢太保,去年瓦剌围京,今年奸佞扣粮,都是您帮咱们渡难关——您是大吴的福气啊!”

谢渊笑着回应:“老人家,是陛下英明,百官同心,百姓支持,才有今日的安稳。”

谢渊递《边防务奏疏》:“大同卫、宣府卫需增兵五千,火器百门;边军堡寨需每月核验一次;边将每季度入京奏报,防隐瞒军情。”

萧桓准奏:“谢太保,边防务全交给你,朕信你!”

谢渊躬身:“臣定不负陛下信任!”

都督同知岳谦(从二品)训练京营兵,每日练刀、练火器,还教兵卒“边地战法”

他对兵卒们说:“若瓦剌来攻,你们要像边军一样,死守京师!”

京营兵卒齐声喊:“死守京师!”

声音震得营寨的旗帜都在动。

玄夜卫北司指挥使秦飞捕获一名瓦剌探子,审讯后得知,瓦剌左贤王“闻大吴边地稳固,不敢再攻”

秦飞把供词奏报萧桓,萧桓欣慰道:“秦指挥使,玄夜卫有功,赏银千两!”

户部尚书刘焕调粮五万石,送往江南、山东——那里秋收遇涝,百姓缺粮。

刘焕道:“边军要粮,百姓也要粮,户部需兼顾。”

户部侍郎陈忠道:“刘尚书,咱们按‘先急后缓’调粮,江南、山东的粮已在路上了!”

宣府卫守将李默(从三品)递捷报:“瓦剌游骑十余人窥伺边地,被兵卒斩杀,无一人逃脱。”

萧桓看了捷报,笑着对谢渊道:“边军士气高,都是你送粮的功劳!”

萧桓下旨褒奖谢渊、秦飞、陈安、李默等:“谢渊加‘太傅’衔(正一品),赏黄金百两;秦飞升玄夜卫副指挥使(从一品),赏银五千两;陈安、李默各升一级,赏银三千两。”

谢渊推辞:“陛下,臣已受太保衔,不敢再受太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