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69章 枭终偿边将骨整军重固塞垣防(1 / 6)

加入书签

卷语

《大吴史?刑法志》载:"

德佑十四年十月朔,玄夜卫北镇抚司审结李谟通敌案,罪证凡七十二卷,牵连镇刑司旧吏一百三十七人。

帝萧桓御午门监刑,命以边军刑处之——即岳峰部卒巷战所受之刑:断左臂、裂咽喉,悬于大同卫钟楼三日,以偿岳峰之死。

"

《九边图志》补:"

同日,帝诏改镇刑司为理刑院,隶三法司,罢诸边镇刑司分署。

置九边粮台,每台设玄夜卫千户监之,月终造册呈御前。

大同卫岳峰祠成,帝亲书忠昭日月额,命大同知府春秋致祭,着为令。

"

《玄夜卫档?天监录》记:"

是日长城雪霁,雁门关积雪三尺,玄夜卫卒扫雪开路,见道旁冻毙者七人,皆镇刑司逃吏,喉间皆有爪痕——验为互相撕咬而死,周显叹曰天网恢恢,甚于玄夜卫之剑。

"

长城雪霁见晴光,血溅青阶草上霜。

枭终偿边将骨,整军重固塞垣防。

祠门暂掩忠魂泪,帝笔亲题日月章。

莫谓寒风吹骨冷,年年麦酒祭沙场。

雪停时,阳光正劈开云层,在大同卫的青石板上砸出一片碎金。

檐角的冰棱往下滴水,每一滴都裹着光,坠在阶前便成了小小的镜,照见刑场周围攒动的人影——三法司的官员缩着脖子拢紧官袍,玄夜卫的甲叶上凝着未化的雪,镇刑司旧吏们跪成的灰线里,有人正偷偷用袖口擦去额角的血。

谢渊的矛尖在阳光下泛着冷光,矛尾红缨沾着的狼山焦土,被昨夜的雪浸成了深褐。

他盯着魏王长史捧文书的手,那手上还留着玉扳指的压痕——三日前搜李谟府时,从长史卧房抄出的宴饮图里,这只手正举着酒盏,与李谟碰杯笑谈"

边卒冻毙如犬"

"

王二狗焚身那日,"

谢渊的声音比檐冰更寒,"

你们喝的是阳和口的新酿,那酒税本该是他的冬衣钱。

"

长史的脸瞬间褪尽血色。

风卷着雪粒掠过刑场,掀起萧桓銮驾的帘角,露出御座扶手上缠着的白布——那是从岳峰旧袍上剪下的碎片,昨夜皇帝亲自缠上去的,布纹里还嵌着阳和口的麦壳。

"

押去大同卫城墙下跪着,"

萧桓的声音穿过风雪,"

让他们数砖缝里的血痕,数到岳将军刻字的地方为止。

"

刽子手捧刀上前时,人群里起了一阵骚动。

那把弯刀的鞘上凝着暗褐的痂,玄夜卫验过,是岳峰左臂的血——北元兵用它劈断岳将军臂膀,后来被李谟当作"

战利品"

收在府中,如今倒成了处决他的刑具。

李谟突然剧烈挣扎,铁链在冻土上拖出刺耳的响,"

我有密折!

元兴帝年间的军粮案,襄王也有份!

"

周显从袖中抽出的纸卷在风里哗啦作响。

最上面是李谟与萧漓的密信,墨迹被雪打得起了皱,"

每岁献北元粮五千石"

的字样却依旧狰狞。

周显的指腹按在"

五千石"

上,那里的纸背因反复摩挲而毛——岳峰血书里"

李谟账册"

四字,指的正是这个。

"

念,"

萧桓在銮驾里轻叩扶手,铜环碰撞声惊飞了檐下的寒雀,"

让九边将领都听清楚。

"

诵读声撞在城墙上,又被风雪卷回来,裹着镇刑司旧吏们渐弱的哭声。 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