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5章 礼之大本以防乱也(6 / 7)
>
一名参将突然交出祖传的飞鹰纹佩刀:"
这是父亲留下的,"
他的声音带着愧疚,"
以前以为是荣耀,现在才知是耻辱。
"
这把刀被扔进熔炉,铸成新制马印的模具——用罪恶的象征,锻造正义的工具。
谢渊让人将匿名信与王林的笔迹比对,现"
3"
字的写法完全相同——送信人确是王林旧部。
《玄夜卫档案》记载,王林死前曾遣散十余名亲信,"
令其潜伏,待时机成熟举报飞鹰厂"
,这封信正是践行当年的嘱托。
林缚按信中线索,在工部的废纸堆里找到"
鹰壹号"
的残账,字迹与刑部尚书的批文相同——这预示着下一个目标已浮现。
谢渊望着信末的"
九边皆有鹰影"
,突然在地图上圈出九处卫所,那里的马政官都曾是赵南星的下属——一场更大规模的清查即将展开。
京城的飞鹰厂余党开始慌乱,刑部的"
壹号"
突然称病,户部的"
2号"
频繁调动家产。
玄夜卫的监视记录显示,他们正在联络宗室,想借"
宗人府令"
逃脱制裁——这是官官相护的最后挣扎。
谢渊将匿名信的副本送抵各衙门,附言:"
主动自者免死。
"
这是心理战的最后一步,利用潜伏者的恐惧,瓦解他们的同盟。
一名工部主事突然投案,供出"
鹰壹号"
的作息规律——恐慌已开始蔓延,胜利的天平逐渐倾斜。
萧枫的铁骑在晋北截获赵南星藏匿的战马,马印上的3号被当场凿毁,换上新制的獬豸纹。
"
从今天起,"
萧枫的声音在山谷回荡,"
这些马只认獬豸旗,不认飞鹰印!
"
边军们举着新马印欢呼,声浪震落崖上的积雪。
谢渊望着这一幕,突然想起泰昌帝的《平虏十策》,其中"
马政清明,边军自固"
的愿景,终于在这一刻实现。
九边的飞鹰纹马印被尽数收缴,熔铸成獬豸旗的旗杆——用罪恶的铁器,支撑正义的旗帜。
片尾
匿名信的送信人终于现身,竟是王林的儿子王忠,他带着飞鹰厂的《潜伏名册》跪在谢渊面前:"
家父临终前说,"
他的声音哽咽,"
一定要还边军一个清白。
"
名册上的"
鹰壹号"
确是刑部尚书,"
2号"
是户部侍郎,与谢渊的推测完全吻合。
三虎全部落网后,德佑帝下旨:"
废除飞鹰厂,永不再设。
"
镇刑司的刑具被送入史馆,旁边立着警示牌:"
前车之鉴,后事之师。
"
大同的风沙里,新制的马印在阳光下泛着青光,上面的獬豸纹仿佛在说:任何黑暗,都挡不住制度的光明。
卷尾
《大吴史?马政志》赞曰:"
谢渊革新,以獬豸旗边,以双验制防弊,终破飞鹰厂百年之局。
"
夫马政者,非仅养马也,乃养边军之气,固国家之防。
九边的獬豸旗,年复一年在长城上飘扬,那些刻在马印上的编号与罪恶,早已随风沙散去,只留下"
法不容私,政必革新"
的箴言,在边地军民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