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5章 礼之大本以防乱也(5 / 7)
p>他的儿子十年前因揭假马印被灭口,如今终于能告慰亡灵。
辽东卫查获的飞鹰纹马印,编号"
伍"
字竟与刑部侍郎的佩牌相同——这证明飞鹰厂的潜伏者远不止三虎。
谢渊让人将这些编号汇编成册,每现一个,就在地图上插一面獬豸旗,九边的红旗很快连成一片。
"
这不是旗子,是民心。
"
萧枫望着地图,突然明白谢渊推行新制的深意——不仅是防弊,更是重建边军对朝廷的信任。
代王的亲信偷偷来大同,想购新制战马,却被谢渊拒之门外:"
按新则例,宗室购马需三司会签。
"
亲信的脸色变了变,却不得不按规矩办事——新制的威严,已压过宗室的特权。
在府中烧毁与飞鹰厂的密信,灰烬中露出的"
3号"
字样,被玄夜卫悄悄收起。
这些宗室终于明白,官官相护的时代已经过去,任何通敌行为都将付出代价。
太皇太后的懿旨不再干预边事,宫中的飞鹰纹器物被尽数销毁——这是无声的妥协,也是新制胜利的注脚。
三法司会审时,赵南星的头已花白,却仍强撑:"
老夫乃两朝元老,岂会通敌?"
谢渊将腰牌、马印、账册摆在案上,"
这些器物上的3号,"
冷声道,"
总不会是别人刻的吧?"
证人陆续出庭:马印工匠指认他监造私印,票号掌柜证实他存入赃款,瓦剌降兵认出他是"
送马的3号大人"
。
赵南星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,突然瘫倒在地:"
是飞鹰厂逼我的!
"
他的哭诉在铁证面前,显得格外苍白。
最终判词由谢渊亲写:"
赵南星身为工部尚书,监造私印助敌,论罪当凌迟,家产抄没入边军饷。
"
从赵府抄出的白银,足够支付九边半年的军饷。
谢渊让人铸成银锭,每锭都刻"
獬豸"
纹,分给边军时,将士们举着银锭高呼"
万岁"
——这不仅是军饷,更是正义战胜黑暗的象征。
工部的马印监造权被收归太仆寺,新铸的马印必须刻"
三司会验"
字样,由玄夜卫全程监督。
《大吴工律》新增:"
军器监造需录影像,存档备查"
——这是用赵南星的教训换来的制度革新。
大同卫的老兵们聚在獬豸旗下,讲述着过去的委屈:"
以前验马,要看镇刑司的脸色,"
一名断臂军卒抹着泪,"
我哥就是因为拒验假马印,被安个通敌的罪名砍了头。
"
谢渊让人在卫所立"
冤魂碑"
,刻上所有因反抗飞鹰厂而死的边军姓名。
"
他们的血不会白流。
"
他的声音传遍营垒,"
新制在,冤屈就不会再生。
"
萧枫的铁骑开始演练新战术,战马的嘶鸣中,透着压抑已久的振奋——这些战士终于可以堂堂正正地保家卫国,不必再担心背后的冷箭。
边将们在军帐中立誓:"
凡违新则例者,无论官阶高低,一律举报。
"
这誓言被刻在帅旗上,与獬豸旗一同飘扬。
谢渊现,自新制推行后,边军的逃兵率下降了七成——制度的公正,比任何说教都能凝聚人心。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