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8章 欲问兴衰事千秋律法看(2 / 4)
见其微微皱眉,顿时涕泪横流,"
臣服侍陛下十载,纵使有罪,也该念在"
"
念在你让百姓易子而食?"
谢渊突然按剑怒目,剑锋出鞘三寸寒芒毕露,"
去年黄河决堤,泽州预备仓本有粟米万石,"
他举起霉变的粮册,"
却因王真克扣修河银,半数化作晋王府的祥瑞白麟皮!
"
玄夜卫八人抬着枣木刑杖踏入殿中,檀木底座托着的刑具泛着油亮的乌光。
这杖身严格遵循《大吴会典?刑具篇》规制:直径三寸整,五尺长的枣木芯裹着浸透盐水的牛皮,表层又用生漆反复涂刷九遍,既增硬度又防血肉黏连。
杖头铁箍刻着獬豸纹,那是专惩奸佞的律法图腾。
王真望着逼近的刑杖,喉结剧烈滚动,蟒袍下的双腿已不受控制地颤抖。
当玄夜卫褪下他的外袍,露出内衬金丝软甲时,谢渊立即拱手:"
陛下!
《大吴律例》第七卷明载,受刑者不得着甲胄,此乃公然抗法!
"
德佑帝面色一沉,玄夜卫当即扯开软甲,却见王真贴身穿着浸满药汁的绸缎里衣——这是内监们躲避杖刑的惯用伎俩。
"
撕了!
"
刑部尚书陈智拍案而起,"
依《会典》抗刑者加杖十!
"
随着绸缎撕裂声,王真背部狰狞的旧疤暴露无遗,那是早年伺候先帝时留下的烙铁印记。
但更引人注目的,是他内衣领口处隆起的可疑褶皱。
第一记刑杖挟着风声落下,谢渊特意命行刑者改用"
开山式"
——杖从头顶划过弧线,借重力加劈向臀腿。
浸透盐水的牛皮裹着枣木重重砸在王真右臀,闷响如击战鼓,殿内群臣同时屏住呼吸。
王真闷哼一声,内衣领口应声裂开,素白绸片如惊鸟般飘落。
"
停刑!
"
谢渊疾步拾起绸片,就着烛火辨认蝇头小楷。
当"
佛郎机炮二十尊"
字样映入眼帘时,他的瞳孔骤然收缩——这与去年黄河渡口缴获的走私文书,连墨渍晕染的角度都分毫不差。
"
翻过来!
"
书吏突然惊呼,绸片背面用密写药水呈现的字迹在热气熏蒸下显现:"
镇刑司张楫内阁周"
后半句被渗出的血渍彻底晕染。
此时王真已瘫成泥状,嘴角溢出的血沫混着碎牙。
第二十杖落下时,刑杖表面的獬豸纹已沾满皮肉碎屑,而他仍在喃喃:"
魏王说治水缺银"
谢渊猛地扯开其衣领,露出锁骨处的朱砂刺青——竟是晋王私军的麒麟徽记。
"
够了!
"
德佑帝拍案震落茶盏,望着御案上《元兴禁令》拓片的蟠龙纹,仿佛看见太祖挥剑的身影。
他抓起朱笔在奏疏批下"
彻查"
二字,墨迹力透纸背:"
谢卿即刻提审镇刑司张楫,内阁官员着锦衣卫(玄夜卫)连夜抄家!
"
第四十记刑杖落下时,王真的惨叫声已变得喑哑。
他的臀部血肉模糊,碎肉中隐约可见森森白骨,浸透血水的蟒袍在金砖上拖出长长的暗红色轨迹。
谢渊注意到其指甲缝里嵌着的半片羊脂玉,暗纹与内阁辅腰间玉佩的断裂处完全吻合。
"
大人,"
书吏颤抖着展开连夜查抄的账册,每页都盖着晋王府的火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