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8章 欲问兴衰事千秋律法看(1 / 4)

加入书签

卷语

《大吴会典?刑律志》载:"

法者,天地之经纬,社稷之柱石。

内监干政,如蠹虫蚀木;贪墨谋逆,若洪水溃堤。

刑杖之下,正纲纪于颓危;典刑既立,安黎庶于磐石。

"

德佑十年腊月,彤云压城,文华殿内烛火摇曳。

掌印太监王真跪于丹墀,蟒袍上的孔雀纹仍泛着金芒,却掩不住鬓角霜白。

谢渊捧《大吴会典》与《元兴禁令》步步逼近,其素色官服上泽州百姓手缝的补丁,在龙纹金砖上投下嶙峋暗影。

当刑杖规制条文自谢渊口中铿锵而出,这场以律法为刃、权谋为盾的生死博弈,终于撕开了大吴朝堂暗潮涌动的一角。

法立奸邪惧,官清民自安。

刑赏循公道,纲常守旧端。

权衡凭律典,曲直在毫端。

欲问兴衰事,千秋律法看。

文华殿内,蟠龙柱上的鎏金纹饰在烛火下流转,德佑帝萧桓抚过御案上的《元兴禁令》拓片,目光如鹰隼般扫过丹墀下的王真。

昔日权势滔天的掌印太监,此刻五爪孔雀纹官服歪斜,翡翠扳指已被玄夜卫收缴,露出腕间三道暗红勒痕——那是今早搜查时,从他私宅密室拖拽而出的印记。

"

陛下,"

谢渊展开朱漆封面的《大吴会典》,书页间夹着的泽州百姓联名诉状随之飘落,"

《会典?内监篇》第三十七条明载:内监干预外政者,杖二十,籍没家产;若涉贪腐,按《刑律》加等论处。

"

他的手指重重划过"

干预外政"

四字,"

王真私调盐税五万两资助魏王私军,"

又抖开账册,"

单笔收受晋王府盐引分润银三千两,"

顿了顿,"

此等行径,按《元兴禁令》第五条内监不得与闻军国事,当加杖十!

"

王真猛然抬头,喉结剧烈滚动:"

谢渊休得曲解律法!

"

他转向内阁辅求援,袍袖扫过地面扬起一阵龙涎香,"

永熙朝《内监条例》明文许内监参决机务,司礼监批红本就是协理政务,"

他的声音带着破音,"

怎算干政?"

"

参决机务?"

谢渊踏前半步,官靴铁钉与金砖相击出清脆声响,震得炭盆火星四溅,"

《大吴会典?职官篇》第八十二条写得明白:内监批红仅限政务流程,凡涉钱粮、军务者,皆属干政!

"

他展开赵忠的供词,羊皮纸上的朱砂画押在烛光下刺目,"

镇刑司千户亲证,王真口谕调拨盐税作私军粮饷,"

又举起《灾民花名簿》,三十七枚暗红指印密密麻麻,"

泽州百姓为凑火耗银卖儿鬻女,这也是协理政务?"

德佑帝的手指在御案上急促敲击,目光死死盯着《元兴禁令》拓片上的蟠龙纹——那是太祖萧武亲手所刻。

"

三法司,"

他的声音冰冷,"

按律当如何处置?"

刑部尚书陈智捧起《大吴律例合编》出列,声音如洪钟:"

回陛下!

依《会典》内监干政杖二十,《元兴禁令》贪墨逾千两加杖十,兼涉军务再加重一等,"

他展开量刑对照表,"

王真之罪,当杖四十,籍没家产,永戍烟瘴之地!

"

王真突然膝行两步,额头重重磕在金砖上:"

陛下开恩!

"

他偷瞥内阁辅,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