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2章 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(2 / 4)
他靴底沾着的红胶土,正与《禁绝私铸》案中私铸局的原料相同。
谢渊猛地将信按在掌心,指尖下的洒金宣硌得生疼:"
既是王公公要的,"
他直视赵猛布满血丝的眼睛,"
请出示驾帖。
"
屋内死寂,李铭悄悄往谢渊身后挪了半步,官服下摆扫过青砖出细微的沙沙声;赵庸却往番役那边靠了靠,袖中掉出张皱巴巴的银票,又慌忙踢到桌底——那是晋王赏他的"
河工孝敬"
,编号与《整饬仓储》案中追讨的捐纳粮米款一致。
赵猛脸色一沉,手按刀柄:"
谢大人莫要为难卑职。
"
他身后的番役同时握住腰间横刀,刀鞘与甲胄碰撞出细碎声响,惊得梁上灰簌簌落下,露出房梁暗角的麒麟纹——正是晋王府私军布防图上的标记。
"
为难?"
谢渊突然展开信笺,信纸撕裂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清晰:"
诸位请看,"
他的手指划过"
报效银"
三字,指甲在宣纸上留下淡淡痕迹,"
《大明会典》卷三十七明载,凡官员向内宦进献财物,按交结近侍官员论处!
"
又转向李铭,"
李大人,按察司该当如何处置?"
此话一出,案头《平反冤狱》案中的尸格检验报告仿佛在火光中翻动,那些被屈打成招的冤囚惨状浮现眼前。
李铭的官帽翅微微颤动,额角豆大的汗珠滴在《大吴会典》封面上:"
当当革职查办。
"
他想起三年前在晋王宴会上,曾与王真同桌饮酒,席间收下的那对玉镯,此刻正在他小妾的妆匣里泛着冷光,与《查劾宗藩》案中晋王府长史司的受贿物证如出一辙。
赵猛脸色阴晴不定,最终一甩袖子:"
谢大人好自为之。
"
靴跟撞击青砖的声音远去后,赵庸立刻凑上前,声音颤:"
谢大人此举,恐触怒王公公!
"
"
触怒又如何?"
谢渊将密信撕成碎片,碎片飘落时,露出他袖口露出半截泛黄的布条——那是黄河灾民求救时撕下的衣襟,上面用指甲刻着"
救救孩子"
,与《核减赋税》案中泽州耆老的联名诉状指印重叠。
"
河工关乎万千百姓性命,若连这点担当都没有,"
他望向窗外如墨的夜色,想起山西盐场那些被铁链锁住的灶丁,声音陡然拔高,"
与晋王府的蛀虫何异?与《申明军纪》案中克扣军饷的边将何异?"
三个月后,秋审之日。
紫禁城大理寺狱堂内,铜制獬豸香薰飘出冷香,十二盏羊角灯将阴影投在德佑帝御赐的"
明刑弼教"
匾额上。
谢渊手捧七十二箱案宗,箱角紫铜封条在晨光中泛着冷霜,与三年前巡晋归来时别无二致。
晋王萧泓跪坐丹墀,金丝蟠龙纹的亲王冠服拖曳在地,却掩不住眼底的惊惶。
谢渊展开《查劾宗藩》案宗,幅《私军布防图》在案前铺开,图上的户部关防印与晋王私铸的符验印泥严丝合缝:"
陛下,晋王私铸符验、侵吞赈粮、私蓄甲兵三事,"
他指向图中用朱砂圈注的十七处私矿,"
每处皆有《工款清核》账册、《盐商分润》密信、《灾民血书》为证。
"
德佑帝凝视着案头堆积的物证:潞安驿站查获的红胶土蜡模,与《禁绝私铸》案中私铸局的范模成分完全一致;《晋王府仓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