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o章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(1 / 3)

加入书签

卷语

《吴史?经籍志考异》载:永兴十三年冬,《皇明祖训》惊现蹊跷圈红,本为皇室圭臬之典,竟成九王夺嫡之钥。

御史谢渊援引《考工记纂注》《博物要览》《天工开物?丹青》等典籍,从书页霉斑辨岁月痕迹,于禽羽粪便寻罪证关联,在函套织锦解权力密码。

当祖宗训诫沦为阴谋道具,这场由典籍而起的追查,终将撕开朝堂暗流之下盘根错节的利益黑网。

前不见古人,后不见来者。

念天地之悠悠,独怆然而涕下!

永兴十三年腊月十五,凛冽北风如万千细针,扎得人面颊生疼。

御史台檐角铜铃在风中乱撞,出破碎般的声响,似在预警即将揭露的惊天秘密。

谢渊裹紧褪色的棉袍,将泛着灰绿霉斑的《皇明祖训》平展在楠木案上。

霉斑如活物般在摇曳烛光下蠕动,他的喉结不自觉滚动——这卷承载着大吴立国根基的典籍,此刻却散着令人作呕的腐臭气息。

“取《博物要览?霉腐篇》,再备琉璃载玻片、玛瑙研钵。”

他沙哑着嗓子吩咐,连日查阅卷宗导致的咳嗽又犯了,指节抵在唇边,指缝间还残留着昨夜咳出血丝的暗红。

戴上浸过炭灰的鹿皮手套时,他特意检查了指套是否有破损——任何细微的杂质都可能干扰检测结果。

竹镊子夹取霉斑时,他的手腕悬在半空保持静止,待气息平稳后才轻轻落下,仿佛在摘取一颗随时会爆炸的火药。

显微镜下,螺旋状的霉斑孢子如同精心编织的陷阱。

谢渊将载玻片与《大内典籍保管录》反复比对,瞳孔因震惊而骤然收缩:“菌丝分叉角度、孢子膜厚度与密闭存放十余年的特征完全吻合!”

他抓起研磨成粉的朱砂样本,陶臼中暗红色粉末在阳光下折射出诡异的金属光泽,“辰砂混着铁矿粉,这分明是三年前铸币案残币的熔料配方!”

指甲深深掐进掌心,他猛地想起祖训中被圈红的“藩王不得入京”

,这简单一句,竟成了挑起皇室纷争的导火索。

书页边缘的修补纸在温水浸泡下微微胀,谢渊用银针刺破纤维层,松脂特有的酸涩气味瞬间弥漫。

当检测出的密纹绢织法与某伪造文书完全相同时,他再也按捺不住,一掌拍翻案上墨砚。

漆黑墨汁在“祖训”

二字上蜿蜒,如同流淌的血泪:“好狠的手段!

用伪币颜料篡改祖训,借敌营纤维修补典籍,这是要把祖宗规矩变成谋逆的利刃!”

未时的验功房内,腐肉混合着草药的腥气令人作呕。

谢渊强忍着胃部翻涌,用镊子捏起夜枭羽毛。

羽毛轴根部附着的孔雀石绿粉末在阳光下闪烁,那抹妖异的色泽让他想起热河案中焚符铜炉的诡异蜡油。

“此粉末与铜矿伴生矿成分一致。”

他将粉末倒入陶制坩埚,火焰舔舐坩埚底部时,熟悉的龙脑香气息升腾而起。

这种香料向来专供皇室,此刻却出现在一只夜枭身上,寒意顺着他的脊梁骨直窜头顶。

放大镜下,鸟爪抓痕中的泥土颗粒清晰可见。

谢渊将样本与《舆地矿脉图》逐寸比对,当特殊铁矿砂的分布与北境敌营私矿完全重叠时,他的心跳几乎停滞:“从未在宫城土壤检测中出现的矿脉这夜枭绝非偶然闯入!”

他抓起案头的《禽鸟志》,手指在“夜枭习性”

条目下狠狠划过,“昼伏夜出,喜食腐肉有人故意利用它传递信息!

究竟是谁,既能调动皇室香料,又掌控敌营矿脉?”

陶瓮中煮沸的寒鸦粪便咕嘟作响,刺鼻的酸臭几乎让人窒息。

谢渊用粗麻布掩住口鼻,手持细筛过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