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o章 天地有正气 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 上则为日星(2 / 3)
p>
无凭?"
谢渊从袖中取出一卷带血的布帛,边缘还留着撕裂的痕迹,"
这是抗税茶农临终所书,指认王府强占田产。
"
他又展示一摞户部账册,账册间夹着密密麻麻的红笔批注,"
这些标注军屯马场的田亩,虚报税银数额巨大,按《田赋丈量则例》核算,足够装备一支庞大的军队!
"
"
陛下!
"
宁王突然伏地,涕泪横流,"
御史蓄意构陷,欲陷宗室于不义,还请陛下明察!
"
谢渊冷笑一声,展开泛黄的密信残片,纸角还带着火烧的焦痕:"
元兴始谋,永熙收官——此乃用茶汁书写的密信。
"
他举起《永熙帝起居注》,翻至生辰那页,"
书写时辰,恰为陛下诞辰。
王爷们用天子生辰作掩护,谋划多年,其心可诛!
"
殿内骤然死寂,唯有永熙帝捏着龙椅扶手的指节,因用力过度而泛白,出咯咯声响。
"
够了!
"
永熙帝猛地掷下朱批,龙袍上的金龙纹随着动作起伏,"
三司即刻彻查!
"
宗正卿急步上前,笏板几乎戳到谢渊面前:"
陛下,宗室事务理当由宗人府"
"
住口!
"
谢渊怒目而视,展开《大吴会典》,朱砂批注的字迹在烛光下如鲜血般刺目,"
朝会规制明载,御史弹劾宗室,三司会审!
"
他环视满朝文武,声音中带着悲愤与决然,"
这些年,多少御史因查此案冤死?宗人府又包庇了多少罪行?江州知府因拒绝伪造田册,被构陷下狱;按察使上书弹劾,竟暴毙途中!
"
随着玉牒链哗啦散落,每节玉上的阴刻纹路拼凑出"
萧氏三杰谋逆"
字样。
谢渊望着宁王瞬间煞白的脸,想起陈懋临终前用染血手指在地上划出的字迹,想起那些倒在查案途中同僚的音容笑貌,眼眶不禁热:"
这些玉节,刻的不是宗室荣耀,是万千百姓的血泪!
是被强占田产的茶农的哀嚎,是冤死御史的不屈英魂!
"
夜黑如墨,乌云蔽月,皇城内外一片死寂,唯见灯笼在风中摇晃,投下影影绰绰的光晕。
值夜的侍卫紧握长枪,目不转睛地盯着宫门,连呼吸都放得极轻。
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,身着绯袍的内侍高举明黄卷轴,疾步踏入殿内。
尖细的嗓音划破寂静:“奉天承运,皇帝诏曰——”
朕承天命,临御天下,夙兴夜寐,唯愿黎庶安康,吏治清明。
然奸佞之徒,常匿于暗处,鱼肉百姓,紊乱朝纲。
幸得忠良之士,为朕分忧,为苍生请命。
永熙六年,巡按谢渊奉旨江西,察吏安民。
其舟渡鄱阳湖,遇风暴而不惧,怀《大吴会典》《江西通志》以护典章,尽显忠谨之态。
途中偶遇茶商之子,见其手中账册火漆印与魏王旧案印记相同,顿生警觉,此乃明察秋毫之能。
至南昌,谢渊细究狱簿,识破“抗税”
冤案。
三十七茶农蒙冤入狱,皆因恶吏谋夺茶园,篡改文书,以“夺田换帖”
行贪墨之实。
更于惠民仓粮册之中,现“茶园抵粮”
之密,茶渍混人血,字字泣血,尽显茶农之惨状,奸吏之恶极。
谢渊以其智、以其勇,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