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(2 / 2)
>
钱万贯气得脸色铁青,拍案而起:“好个谢承宗,自己跟我作对也就罢了,竟还教出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儿子!
看来得给他们父子一点颜色瞧瞧!”
几日后,司宪院突然接到一封弹劾信,称谢承宗之子谢渊在白鹭书院聚众闹事,扰乱教学秩序,甚至意图谋反。
这封弹劾信字迹工整,言辞凿凿,还附上了所谓的“证人证言”
。
谢承宗看着手中的弹劾信,冷笑一声:“钱万贯这招够狠啊,竟然想借司宪院之手来对付我们父子。”
谢渊却毫不畏惧,眼神坚定地说:“父亲,孩儿行得正坐得端,不怕他们诬陷。
若要我向那些贪官污吏低头,就算死,孩儿也不愿!”
谢承宗欣慰地看着儿子,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:“好!
不愧是我谢承宗的儿子!
咱们身正不怕影子斜,且看他们能耍出什么花样!”
为了证明谢渊的清白,谢承宗开始四处奔走,收集证据。
他找到了白鹭书院的夫子张修远,张修远毫不犹豫地站出来为谢渊作证:“谢公子当日乃是为保护百姓,仗义执言,何来聚众闹事、意图谋反之说?这分明是有人恶意诬陷!”
谢承宗又找到了当日在场的学生和船户,他们纷纷愿意出面作证。
就连一些平日里与钱家交好的商人,也看不惯钱万贯这种不择手段的行径,暗中向谢承宗提供了钱家与胥吏勾结、篡改渔税记录的线索。
在铁证面前,司宪院不得不撤销对谢渊的弹劾。
钱万贯偷鸡不成蚀把米,不仅没能扳倒谢承宗父子,反而让自己的丑事被更多人知晓,在吴都的声誉一落千丈。
经此一事,谢渊更加明白了正义之路的艰难。
但他并未因此退缩,反而愈坚定了自己的信念。
夜晚,他在书房中秉烛夜读,看着竹简上“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”
的字句,心中暗暗誓:“亦余心之所善兮,虽九死其犹未悔。
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,我都要像父亲一样,为百姓谋福祉,与贪腐斗争到底!”
片尾
这场风波虽然平息,但钱家与谢承宗父子的恩怨却愈演愈烈。
钱万贯暗中与越国商人勾结,企图借助外力扳倒谢承宗。
与此同时,吴国朝堂之上,各方势力也在暗中角力,一场更大的危机正在悄然逼近。
而谢渊在经历此事后,不仅学业更加精进,还开始跟随父亲参与案件审理,学习断案之道。
他深知,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,未来,他将以更加坚定的步伐,踏上守护正义之路,用实际行动践行“虽九死其犹未悔”
的誓言,在这波谲云诡的世道中,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。
(本集完)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