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57章 琉璃盏(1 / 2)

加入书签

甜菜制糖的成功与算盘的推广,为安阳的民生增添了一抹甜蜜与效率。然而,格物院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歇,那曾经照亮议事堂的透明琉璃,如今正向着更精巧、更实用的方向演进。

琉璃工坊内,炉火终年不熄。匠人们根据叶明提出的“吹制法”雏形,反复试验。

这是一个极其考验技巧和耐心的过程:用特制的长铁管蘸取熔化的琉璃液,匠人必须一边均匀地向管内吹气,一边用钳子等工具快速塑形,在琉璃冷却硬化前的短暂时间内,完成构思中的器皿。

失败是常态。琉璃液滴落、吹出的气泡破裂、形状扭曲、冷却不均炸裂……工坊角落堆满了各种奇形怪状的失败品。但匠人们心无旁骛,在一次次的失败中积累着对手感、火候和材料特性的微妙把握。

这一日,叶明与其其格、顾慎一同来到琉璃工坊。刚进门,就感受到一股热浪,以及匠人们不同于往日的紧张与期待。

“大人,您来得正好!”负责琉璃项目的老师傅激动地迎上来,双手微微颤抖地捧着一件物事,“您看……这个,成了!”

众人定睛看去,只见老师傅手中,捧着一只晶莹剔透、泛着淡青色光泽的敞口器皿!它约莫巴掌大小,壁薄如纸,曲线流畅,虽然细看之下仍有些许微小气泡和不够均匀之处,但整体造型已近乎完美,正是一只琉璃盏!

阳光透过工坊高处的琉璃窗照射下来,在这只新生的琉璃盏上折射出迷离的光晕,美得令人心醉。

“我的老天爷……”顾慎张大了嘴巴,想伸手去摸,又怕碰碎了这精贵的物事,“这……这真是用沙子石头烧出来的?也太好看了吧!”

其其格的眼中也充满了惊叹,她从未见过如此纯净剔透的容器。草原上的器皿多是皮囊、木碗或粗糙的陶罐,何曾有过这般仿佛凝聚了光影的珍宝?

叶明接过这只尚带余温的琉璃盏,心中也涌起一股成就感。他知道,这不仅仅是一件工艺品,更代表着安阳在材料学和加工工艺上迈出了关键一步。他轻轻敲击盏壁,发出清脆的鸣响。

“好!太好了!”叶明连声称赞,“此乃大匠之功!当重赏!”

老师傅和周围的匠人们激动得满脸通红,连声道:“全赖大人指点方向,我等只是依令而行!”

叶明仔细端详着琉璃盏,说道:“此物成功,意义非凡。不仅可作酒具、茶具,若能将壁做得更薄更匀,甚至可做灯罩,让灯火更加明亮;若能制成更大面积的平板,镶嵌车厢之上,便是移动的明室;若能制成凹凸镜片,则于观测、望远大有裨益!前景广阔啊!”

顾慎一听“望远”,立刻想起了他那宝贝望远镜,连忙道:“对对对!老叶,先紧着望远镜的镜片来!这琉璃盏好看是好看,还是军国大事要紧!”

其其格却拿着那只琉璃盏爱不释手,轻声道:“若部落的祭司能有这样一只圣杯……”

叶明将众人的反应看在眼里,笑道:“各有各的用处,不必争抢。工坊继续改进工艺,提高成品率和质量。同时,可以尝试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,烧制出彩色琉璃,想必更为绚丽。”

他沉吟片刻,对周廷玉道:“周大人,不久便是安阳城庆贺丰收、祈愿平安的‘祈年节’了吧?”

周廷玉点头:“正是,按往年惯例,还有半月余。”

叶明道:“今年不同往年,我安阳与草原诸部融合共进,喜事连连。今年的祈年节,当办得更加隆重!可在城中设万民宴,与民同乐。届时,将这新出的琉璃盏,以及第一批成熟的‘安阳糖’,还有各工坊出产的精美布匹、器物,陈列展示,让所有安阳百姓,乃至前来观礼的部落民众,都亲眼看看,我们共同努力创造的成果!”

“万民宴?展示琉璃盏和安阳糖?”周廷玉眼睛一亮,“妙啊!大人!此举不仅能彰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