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56章 珠声与糖香(1 / 2)
算盘的清脆响声,就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一般,在边民学堂和安阳的各个角落引起了阵阵涟漪。这声音清脆悦耳,仿佛能穿透人们的耳膜,让人不禁为之侧目。
格物院的木工坊里,工匠们日夜赶工,忙碌地制作着更多的算盘。
这些算盘制作精良,每一颗珠子都打磨得光滑圆润,框架也坚固耐用。它们被优先配备给了府衙负责钱粮税收的书吏、各工坊的管事以及毛纺合作社的账房。
然而,对于那些习惯了用算筹或心算的老书吏们来说,这新玩意儿最初并没有引起他们太多的关注。
他们对算盘持着一种颇为不屑的态度,认为这不过是一种奇技淫巧,怎么能比得上他们多年来积累的计算经验呢?
可是,当他们亲眼看到那些年轻的学徒们用算盘飞快地核完一叠账目,而且结果分毫不差时,他们心中的傲气渐渐被好奇和紧迫感所取代。
这些老书吏们开始意识到,也许这看似简单的算盘背后,隐藏着一种更为高效、准确的计算方法。
府衙的户房内,老主事王先生戴着老花镜,看着手下几个年轻书吏噼里啪啦地打着算盘,将以往需要半天才能核算清楚的春税数据,不到一个时辰就整理得明明白白,表格清晰,不由得抚须长叹。
“后生可畏,后生可畏啊!叶大人弄出的这‘算盘’,真是……利器也!”
在毛纺合作社,其其格强制要求所有管事和负责统计的妇女学习使用算盘。起初她们叫苦不迭,手指僵硬,口诀难背。
但其其格以身作则,自己先学精通,然后手把手地教。当她们发现,用算盘计算每日收上来的羊毛重量、发放的工钱、织出的布匹数量,又快又准,再也不用担心算错账引起纠纷时,学习的热情顿时高涨起来。
工坊里,原本单调的织机哐当声,如今又多了噼里啪啦的珠算声,两种声音交织在一起,宛如一曲独特的生产乐章,在空气中回荡。
顾慎自然也没有闲着,他被那小巧的算盘吸引住了,觉得甚是有趣。更让他心动的是,听闻这玩意儿能大大提高计算军需粮草的速度。于是,他二话不说,硬是拉着军中的书记官一同学习起算盘来。
要知道,武将学文本就罕见,如今将军学算盘,更是引来众多士兵的围观。然而,顾慎对此却毫不在意,他完全沉浸在学习算盘的乐趣之中,学得那叫一个津津有味。
不仅如此,他还兴致勃勃地叫嚷着要将算盘在全军推广开来,以后计算军功赏赐、核对军械库存等都可以靠它了。
就在顾慎专注于算盘学习之际,格物院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——甜菜制糖工艺的优化取得了重大突破!经过匠人们的反复试验,他们成功改进了压榨设备,使其能够更高效地提取甜菜中的糖分。
此外,他们还找到了更为合适的熬煮温度和提纯方法,这使得最终得到的糖浆不仅出糖率显着提高,而且颜色更浅,甜味也更加纯正。
第一批经过初步结晶、呈现淡黄色的粗糙糖块被生产出来,虽然品相还远不如南方的蔗糖洁白细腻,但那实实在在的甜味,已经让所有品尝过的人惊喜不已。
叶明下令,将这批首批成功的“安阳糖”小部分供应府衙和格物院,大部分则作为奖励,分发给了毛纺合作社表现优异的妇女、边民学堂学习进步快的学生,以及参与甜菜试种的农户。
当甜丝丝的糖块在口中融化,那种直达心底的愉悦,是任何语言都难以形容的。尤其是对于生活清苦的边民和习惯肉食乳酪、很少尝到甜味的部落民众来说,这小小的糖块不亚于珍馐美味。
“甜!真甜!”
“咱们安阳自己也能产糖了!”
“听说就是用那种叫甜菜的疙瘩做出来的?俺家地里明年也想种!”
甜菜与糖,迅速成为了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