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9章 末日冰川?南极裂变(1 / 3)
南极的冰原在极夜中泛着幽蓝,把横贯山脉的轮廓蚀成了锯齿状。陆惊鸿踩着冰裂隙边缘的蓝冰往横贯山脉走,冰爪在脚下发出刺耳的刮擦声,每一步都可能坠入万丈深渊——那些裂隙中渗出的不是寒气,而是带着金属味的白雾,在探照灯下呈现出螺旋状的流动,像极了他在罗布泊见过的维度牵丝。远处的埃里伯斯火山正喷吐着淡红色的烟柱,火山灰在极夜中凝成发光的帘幕,将冰原染成诡异的紫红色。
“这冰原比1912年斯科特探险队遇到的还邪门。”齐海生裹着三层企鹅皮大衣,手里的鲸骨手杖杖头夜明珠照出冰面下的异物,那些半透明的冰层里冻着无数扭曲的生物,像是被瞬间冰封的远古巨兽,“我家那半张《四海龙脉图》在保温箱里发烫,图上的南极位置裂成了两半,旁边标着‘冰龙翻身,四海倾覆’。”他往冰裂隙里扔了个测温仪,仪器屏幕瞬间爆掉,“拉普人传说南极冰下锁着条冰龙,每万年翻身一次,翻身时会引发全球洪水——上次它翻身,正好是末次冰期结束的时候。”
陆惊鸿的杨公盘在特制保温套内发烫,罗盘上的“水”字刻度正亮得刺眼,二十八宿铜镜里映出的南极星,竟诡异地偏离了正常方位。“《山海经?大荒北经》说‘北海之外,有山名曰幽都之山,黑水出焉,其上有玄鸟、玄蛇、玄豹、玄虎、玄狐蓬尾’。”他蹲下身,冰镐凿开表层冰壳,露出底下泛着绿光的冰层,“其实说的就是南极。这里的冰盖下藏着个巨大的淡水湖,叫沃斯托克湖,湖底的地热活动比黄石还剧烈。汉斯?缪勒的反物质炉就架在湖面上,他想利用湖水的压力,把裂变的冰川能量导向全球大洋——这不是猜测,是国际极地年科考队的钻孔数据。”
南宫镜扛着血螺梵轮从罗斯冰架赶来,雪地摩托的履带在冰面上碾出两道深沟,车斗里装着台电磁频谱仪,屏幕上的波形像群疯癫的蝗虫。“反物质炉的能量已经和冰下的地磁场纠缠在一起了。”南宫镜往梵轮上泼了杯热可可,液体在轮盘上凝成血色纹路,“我们在冰芯样本里发现了反氢原子,这老狐狸是想让冰川变成反物质的载体——每块崩裂的冰都带着反物质,掉进海里就会引发爆炸,到时候全球海平面会上升二十英尺,上海、纽约这些沿海城市都会变成海底龙宫。”
赫连铁树的萨满鼓突然在雪橇上震动,鼓面的逆万字纹渗出黑色雾气,在冰面上凝成只巨大的冰熊轮廓。“满族的老萨满说,南极是大地的‘寒极’,对应着‘玄武七宿’的危宿,主‘大凶大难’。”老头掏出块冻硬的驯鹿骨占卜,骨片落地的瞬间就裂成冰碴,“1816年‘无夏之年’就是南极冰龙翻身的前兆,那年全球都在下冻雨,粮食绝收。现在这鼓的动静,比那年还厉害——冰龙怕是快完全醒了。”
沐云裳的滇金丝猴们缩在恒温箱里,隔着有机玻璃对着火山方向龇牙,箱壁上的东巴文符咒正在发光,将箱内温度维持在零上二十度。她打开青铜药壶,里面的瘴气在接触冷空气的瞬间凝成朵冰晶莲花,花瓣上的纹路竟与冰裂隙的走向完全一致。“阿尼哥派的唐卡记载过‘冰劫’,说末法时代南极会裂成九块,每块冰都带着‘寒煞’。”她往药壶里投了颗雪莲花籽,“郑和下西洋时,在好望角打捞过块南极浮冰,冰里冻着颗‘定海神珠’,能让海水暂时平静。当年永乐皇帝把它藏在了南京明孝陵,说是留给后代应对海难——现在看来,就是为了今天。”
陆惊鸿突然指向横贯山脉的主峰,极夜中的峰顶竟泛着红光,像是有团巨大的火焰在燃烧。“《皇极经世书》残卷说‘冰生火,火融冰,循环往复,乃成末日’。”他将杨公盘平放在冰面上,罗盘在红光中投射出幅立体地图,南极冰盖下的地脉走向清晰可见,像条被冻住的巨龙,而反物质炉正架在巨龙的七寸位置,“你看这地脉的形状,南极根本不是大陆,是头被冻僵的古龙,汉斯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