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7章 彝族毕摩?星象狙击(2 / 2)

加入书签

他把种子递给陆惊鸿,“长出来的豆藤朝哪个方向弯,就知道‘扫把星’的根扎在哪。”说话间,坪地边缘的几株荞麦突然倒伏,麦秆上的露珠汇成细小的水流,在地面画出个残缺的洛书图案,缺的正是“离”位(南方火位,对应北斗的“摇光”星)。

陆惊鸿突然想起南宫镜的血螺梵轮。萨迦派的“四业诛杀阵”中,有种“星煞引”的秘术,能通过特定的金属法器(通常是陨铁)引导星辰煞气落地。他摸出南宫氏的地脉符,青铜片刚靠近牛角筒,里面的星占豆突然剧烈跳动,种皮上的星纹变成血红色:“是南宫家的手法!”他肯定地说,“他们用陨铁做了个‘星象放大器’,就像用放大镜聚焦阳光点火,把星辰煞气集中到地脉眼上。”

老毕摩突然将三支射星箭搭在临时削成的木弓上。他的动作很慢,每个关节都像生了锈,但拉弦的手稳如磐石,箭尖精准地对准云雾中的银点。“‘俄底科’(彝语:毕摩的守护神)说,坏星子怕‘乌抛’(彝语:柏树)的烟。”他从火塘里捡起块燃烧的柏木,烟雾呛得格桑梅朵直皱眉,“我们的‘朵洛荷’(彝语:一种祭星仪式)要开始了,射落它,不然‘则普拉则’(彝语:螺髻山的地脉龙神)会发怒。”

就在这时,云雾中的银点突然加速,朝铁杉树顶猛冲过来。陆惊鸿迅速将杨公盘平放在地,同时让格桑梅朵取出阿尼哥派的紫檀念珠——当星煞的红光与念珠的金光相遇时,空气中爆出串蓝色的火花,像除夕夜的烟花。“用‘地脉气’和‘佛光’形成屏障!”他大喊着,同时转动罗盘的天池,二十八宿铜镜突然射出道强光,在云层上照出个巨大的九宫格,正好将银点框在中央,“毕摩大师,射箭!”

老毕摩松开弓弦。三支射星箭拖着柏木的青烟直刺银点,在空中留下三道黑色的轨迹。第一支箭在靠近银点时突然折断,第二支箭化作团火星,第三支箭却精准地命中目标——云雾中传来声刺耳的尖啸,银点瞬间炸裂,化作无数细小的光点坠落,落在地上变成黑色的粉末,闻起来有股铁锈味(陨铁的味道)。

坪地上的毕摩们同时吹响法螺,声音在山谷中回荡。铁杉树顶的云雾慢慢散开,露出清澈的蓝天,北斗七星的位置恢复了正常,勺柄端正地指向北极星。陆惊鸿捡起撮黑色粉末,在指间捻了捻——是某种合金,含镍量极高,正是陨铁的特征,上面还残留着微弱的电磁信号,与南宫氏在洛书矩阵中使用的磁石频率一致。

“还没完。”老毕摩突然指着北方的天空,那里的云层又开始聚集,隐隐形成个巨大的箭头,指向昆仑山的方向,“这只是‘前哨’,大的‘扫把星’还在后面。”他把牛角筒塞给陆惊鸿,“星占豆种在昆仑山口,能长出‘指路藤’。记住,‘则普拉则’告诉我们,‘十颗星子一条心,才能压住黑风怪’。”

格桑梅朵的紫檀念珠突然飞向北方,在空中划出道红线后又落回她掌心,串珠的顺序变成了十大家族的族徽排列。“是十族密宗的感应!”她握紧念珠,“葵丘的盟约起作用了,每个家族都能感觉到星象的异常——南宫镜的星象狙击,针对的是我们所有人。”

陆惊鸿望着昆仑山的方向,怀里的星占豆在牛角筒里轻轻跳动,像三颗不安分的心脏。他知道老毕摩说的没错,刚才射落的只是小麻烦,真正的危机还在前方,而那场围绕着河洛天机图的博弈,已经从地面延伸到了星空。

山风突然变大,吹得经幡猎猎作响,像在催促他们上路。陆惊鸿最后看了眼螺髻山的星空,北斗七星在夜色中明亮如炬,仿佛在为他们指引方向,又像是在无声地警告——前路漫漫,杀机四伏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