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19章 先下手为强(2 / 4)
皆好名,尤重身后之誉,此举足可激发万家同心。”
当月,《共筑令》诏书飞传天下。起初民间观望,唯岭南巨贾陈氏率先认股十万两,随即江南丝商联盟跟进五十万两,连远在敦煌的胡商商会也遣使送来黄金三千两,愿持十股份。
三个月内,全国认购总额突破八百万两,远超预期。朝廷顺势设立“工股监务司”,由沈知意主理,严禁权贵强购、操纵股价,并规定每一笔资金流向皆须公示于各州府衙门前的“透明榜”上,百姓可随时查核。
与此同时,工程启动。朝廷不派一兵一卒,只派遣百名技术官吏沿渠勘察路线、设计闸坝,其余人力全由地方自治招募。百姓争相应募,不仅因工钱日结,更因每做工一日,便可获“劳绩点”一分,积满百分者,其子女可在当地新学堂免试入学。
林远此时已从湘西调回中枢,任“民生协调使”。他提议在工地沿线设立“帐篷学堂”,由巡政使中的识字青年轮班授课,教工人读写算术。许多白发老农第一次学会写下自己名字时,竟跪地痛哭,称“活到七十,才算做人”。
一年过去,通济渠初段告成。首艘载重三百石的漕船自扬州启航,经镇江、常州、苏州,穿越太湖支流,进入新开河段,最终抵达徐州。沿途百姓夹道欢呼,孩童攀树眺望,老人焚香祷祝。
船抵徐州当日,赵晟亲临验收。他登上船头,望着碧波荡漾、白鹭掠岸的景象,久久不语。返程途中,他对随行的林远说:“你可知道,这条河将来会比长城更重要?长城防外敌,而这河,养万民。”
林远轻声道:“它还会改变人心。从前人们以为天下事与己无关,如今他们知道,自己投的一两银、出的一分力,真的能让河水流动。”
话音未落,忽闻岸边传来歌声。一群少年正在河畔放纸鸢,风筝上绘着运河地图,尾带飘着一行大字:“我家修的河!”
赵晟仰头望去,嘴角微扬。
然而风云骤起于无声处。夏末某夜,刑部急报:一名匿名举报者携密信入京,揭发“工股监务司”中有官员勾结商人,虚报工程量,套取公款百万两以上。更令人震惊的是,涉案名单中竟有沈知意的堂弟沈怀安??时任监务司副使。
翌日清晨,沈知意主动赴宫请罪。她跪在宣政殿外,素衣无饰,额触青砖:“臣教亲不严,监察不力,请陛下降罪。”
赵晟沉默良久,终将她扶起:“你若真知情不报,朕今日见不到你。但此案必须彻查,哪怕是你家人。”
三日后,审讯开始。岑九主审,李承武监刑,林远负责整理证据。调查发现,沈怀安确曾收受江南某商行贿赂,篡改三处闸口预算,致使实际耗资超出申报四成。但他并未独吞赃款,而是将其中六成用于补贴贫苦工匠家属,以防其因工受伤而流离失所。
庭审当日,百官列席。沈怀安心知难逃死罪,坦然认罪,唯求一愿:“请允许我在临刑前,亲自监督修复那三处劣质闸口。我愿以命赎错,哪怕累死在工地上。”
赵晟亲临现场听审。听完供述,他问全场:“诸位,法不可枉,情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