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46章 现在都这样鼓舞士气吗?(3 / 4)
久后,轻声说出自己多年不敢问的话。
而在北境共学会,“互问节”迎来空前盛况。铁翎亲自带领百名南北学子深入边境荒原,寻找那些曾因战乱失踪的家庭遗迹。他们在一处废墟下挖出一只铁盒,内有一封未寄出的信,署名是一名南方士兵的妻子。信中只有一句话:“你说打仗是为了和平,可我已经三年没见过太阳了。请问,和平到底长什么样?”
当晚,百人围坐篝火,轮流讲述自家祖辈的伤痛。北方老人说起儿子死于南方箭下,南方少年则泣诉父亲如何在北军屠村时惨死。起初彼此戒备,渐渐却有人开始为对方流泪。最后,一个曾亲手斩杀敌将的老将站起身,摘下佩刀,投入火中:“我今日才懂,仇恨不是勇气,提问才是。请允许我问一句??如果我们早三十年就这样坐下来谈,还能不能救回那些本不该死的人?”
千里之外,东海湖心台上,那支铜铃花笔突然剧烈震颤,湖水翻涌如沸。片刻后,湖底升起一座新的石碑,通体漆黑,表面光滑如镜。任何人靠近,镜中映出的并非容貌,而是内心最深的疑问。有人看到自己童年被欺凌却无人援手的场景,耳边响起稚嫩声音:“为什么没人帮我?”;有人看见自己为升官谄媚上司,心中浮现下属怯懦眼神:“你为什么不替我说真话?”
学者们彻夜观测,发现每当一人直面镜中之问并大声回应,湖面就会升起一颗光点,融入天际七颗光球之一。七日后,第一颗光球骤然膨胀,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,投射至苍穹,形成一幅覆盖半个中原的星图。星图中心,并非帝王星座,而是一个旋转的问号,周围环绕无数细小光点,每一个都代表一个曾在此地提出问题的灵魂。
“共感纪元……开始了。”女御医仰望星空,泪水滑落,“我们终于不再是孤独的追问者。”
然而,并非所有人都欢迎这场觉醒。朝中仍有保守派大臣密谋抵制,认为“民心浮动,易生乱象”。他们暗中联络旧世家,企图封锁“遗问阁”,甚至提议销毁湖心台神器。为首者正是曾任太上问道者的李崇礼,他曾主持七灯仪式多年,如今却斥责徐知远“纵容妖言,动摇国本”。
一日深夜,李崇礼独坐书房,忽觉寒风穿壁,烛火尽灭。黑暗中,七盏油灯逐一自燃,排列成弧形,正如当年问理堂高台上的布局。他惊骇欲呼,却发现喉咙发紧,只能眼睁睁看着墙上影子缓缓成型??那是他年轻时的模样,跪在师父面前,颤抖着问出人生第一问:“先生,如果法律保护恶人,那它还算正义吗?”
彼时师父怒斥:“此等悖论,岂是你能思量!”并将他掌掴于地。
记忆如刀割心。李崇礼浑身剧颤,冷汗浸透衣袍。他想否认,想辩解,可体内某个沉睡的部分突然苏醒??那是三十年前那个敢于质疑的少年,至今仍被困在恐惧的壳中。
“我……我一直以为顺从就是智慧……”他喃喃道,“可原来,真正的背叛,是对自己问题的沉默。”
翌日清晨,他徒步前往问理堂,当众交还竹冠,宣布辞去一切职务。然后取出珍藏多年的《问疫台誓言》抄本,点燃于七灯之前。“我曾守护制度,却忘了制度本应服务于问。从今往后,我不再是权威的化身,只想做一个诚实的倾听者。”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