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40章 将计就计(1 / 5)
邹婕看着宁宸手里的两张纸上的字,先是震惊,然后猛地看向常中源,厉声道:“你这该死的东西,敢通敌卖国?”
常中源目光呆滞,表情充满了震惊。
突然,他惊醒过来,“冤枉,属下是冤枉的,邹大人,属下跟了你这么久,是什么样的人您最清楚,我怎么可能是奸细,为昭和做事呢?”
邹婕满脸失望,“你说不是你,那这字迹怎么解释...你的字迹我难道还能认错吗?”
常中源惊慌失措的说道:“王爷,大人...这字迹的确是我,但......
盲童的声音很轻,却像一粒石子投入无垠湖面,在天地间荡开层层涟漪。他站在那道曾吞噬众人身影的裂缝前,风卷起他破旧的衣角,怀中的《百虑录》贴着胸口微微发烫。远处雁门关的轮廓隐没在晨雾之中,皇城司的旗帜早已不见,仿佛昨夜那场对峙不过是大梦一场。
可他知道不是梦。
他低头看着手中的册子,墨迹仍在缓缓浮现,如同呼吸一般有节奏地延伸:
>“……问题不会死去,它只是换了一个名字活在人间。
>当你说出‘我不知道’时,便是它的重生。”
他将册子紧紧抱在怀里,转身望向身后这支悄然汇聚而来的队伍??那些没能进入地底、却始终守候在外的人们。他们中有背着药箱的老医者,有拄着木杖的退伍老兵,还有从江南徒步北上的年轻学子,甚至有几个披着粗布斗篷、面容模糊的江湖客。他们不知何时聚拢至此,沉默伫立,目光都落在那个瘦小的身影上。
“苏姑娘……走了?”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儒颤声问道。
盲童点点头,又忽然意识到对方看不见,便轻声道:“她变成了灯。”
老儒双膝一软,跪倒在焦黑的土地上,老泪纵横:“问者以身为烛,照破长夜……我辈读书半生,竟不如一女子敢燃此心火!”
没有人说话。春风拂过,铜铃花随风摇曳,发出细碎清音,宛如低语,又似吟唱。这声音不单来自地面,更似从大地深处传来,与人心跳共鸣。有人开始颤抖,有人捂住耳朵,仿佛听见了久违的呼唤??那是被压抑多年、几乎遗忘的声音:一个孩子第一次仰头问天时的天真,一位学者面对典籍空白页时的困惑,一个母亲在乱世中抱着婴儿喃喃自问“为何如此”的悲鸣。
“我们……接下来怎么办?”一名青年士子终于开口,声音沙哑。
盲童抬起头,虽目不能视,却仿佛看得极远。他说:“回去。”
“回哪儿?”
“回到你们来的地方。”他一字一句地说,“把今天的事讲给每一个人听。不是作为传说,不是当作奇谈,而是作为一个问题??一个必须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