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o章 组装和调试榨油机(2 / 13)

加入书签

气,水汽氤氲了李志的脸。

“您先喝口水,慢慢说。”

李志端起碗,喝了一大口,热水顺着喉咙滑下去,他舒服地叹了口气,才接着说道:“还有几家林氏组的,一开始扭扭捏捏的,说家里紧巴,孩子要上学,老人要吃药,拿不出钱入股。

后来我一提,这是你江奔宇牵头搞的副业,他们立马就改了口,说‘奔宇这孩子脑子活,跟着他干准没错’,非要签协议占个名额。

就是今早我出门太急,他们的协议还没来得及拿,说回头准保给我送村部去。”

他一边说,一边解开蓝布包的系带。

系带是用棉线搓的,已经磨得有些起毛,他解了好几下才解开。

打开包,里面是一沓叠得整整齐齐的纸,用一根细麻绳捆着。

李志把纸拿出来,放在桌上,轻轻一推,纸沓在桌上出“哗啦”

一声轻响。

“你看看,这些都是用毛笔写的入股协议。”

李志指着纸沓,语气里带着几分自豪,“纸是从村部领的草纸,虽说粗糙了点,边缘还有毛边,但上面的字都是我让村文书一笔一划写的,工工整整。

你再看这末尾,每个名字后面都按着鲜红的指印,有的指印边缘还沾着墨渍——那是签完字没擦干净手,直接按上去的,你就知道他们多郑重了。”

江奔宇拿起最上面的一份协议,指尖触到草纸,粗糙的质感蹭得手指有点痒。

他翻了一页,毛笔字的墨迹还带着点淡淡的墨香,是村里供销社买的便宜墨汁,但字写得工整,一笔一划都透着认真。

末尾的指印鲜红,有的大,有的小,有的指肚上还带着点老茧的痕迹——那是村民们常年干活磨出来的。

“这些协议我都按规矩弄了一式三份。”

李志的声音带着几分严谨,他伸出三根手指,在桌上点了点,“一份我已经锁到村部档案管理室的铁柜子里了,钥匙我亲自收在贴身的口袋里,谁都拿不到;一份让村民自己保管着,算是给他们吃个定心丸;还有一份,我一早就让村文书先送到公社去垫个底,省得回头公社那边说咱们手续不全。

这些可都是实打实签字画押的,半点不含糊。”

江奔宇把协议放回桌上,看着那沓沉甸甸的纸,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暖了一下。

他笑着摆了摆手:“老村长,这事真不急,哪用得着您一大早就跑一趟?您年纪也不小了,昨晚跑了一夜,今早该在家歇会儿,让老婆子给您煮碗鸡蛋面补补。”

“歇?我哪歇得住!”

李志一听这话,嗓门一下子提高了不少,身子往前探了探,双手按在桌上,语气里带着点不容置疑的认真,“这事不亲自来跟你说清楚,我心里就跟揣了块石头似的,沉得慌,放不下啊!

你是不知道,昨晚我从最后一户——就是林氏组的林老头家出来的时候,月亮都挂到树梢头了,银晃晃的一片,把路照得白。

我一路走一路琢磨,就怕漏了哪一户,误了你搞副业的事。”

江奔宇听他这么说,也不再推辞。

他伸手拿起协议,一页一页地翻看着。

草纸的纹理很清晰,指尖划过字迹时,能感觉到毛笔勾勒的痕迹,有的地方墨重了,有的地方墨轻了,却更显得真实。

他扫了几眼上面的金额,大多是五块、十块的,偶尔有一两份写着三块,还有一份只写了两块——那是村里最困难的赵婶家,丈夫走得早,一个人带两个孩子,这两块钱怕是从牙缝里省了半个月才凑出来的。

“都是实在人啊。”

江奔宇心里叹了口气,这些钱在现在的日子里,可不是小数目。

五块钱能买十斤玉米面,够一家人吃好几天;十块钱能给孩子买一身新衣裳,再添一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