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55章 工艺表的温度(4 / 5)

加入书签

,还标注了不同剂量的效果差异,这在制剂研里很重要。”

他抬起头,对萧凡和叶之澜说,“很多研团队只关注实验室数据,忽略了临床反馈,你们做得很好。”

叶之澜笑着说:“谢谢您的认可,我们觉得只有了解患者的真实需求,才能做出更好的制剂。”

她想起张大爷的事,又补充道,“有位患慢性肠炎的患者,试服我们的制剂后,症状改善很明显,现在已经能正常生活了。”

另一边,两位年轻的抽检人员也检查完了设备,走到王科长身边汇报:“王科长,设备运行参数稳定,维护记录完整,校准报告也都在有效期内,没问题。”

王科长点点头,合上资料,站起身:“你们的制剂工艺很成熟,数据也很完整,我们会优先推荐你们进入3期临床申报通道。”

听到这个消息,三人都很兴奋,老张激动地说:“太好了,这下离上市又近了一步!”

萧凡和叶之澜也相视一笑,眼里满是欣慰——这几年的努力,终于有了回报。

送走抽检人员后,老张提议晚上去吃顿好的,庆祝一下,萧凡和叶之澜欣然答应。

晚上的聚餐在一家小小的家常菜馆里,三人点了几个菜,还叫了一瓶红酒,聊起了实验室的点点滴滴。

“还记得咱们刚成立实验室的时候吗?只有一间小小的房间,几台二手设备,连个像样的干燥箱都没有。”

老张喝了口红酒,感慨地说,“现在好了,实验室大了,设备也先进了,连药监局都认可咱们的成果。”

萧凡也想起了最初的日子,那时候他和叶之澜每天都泡在实验室里,经常加班到深夜,有时候连饭都顾不上吃。

“那时候最难的就是藻株纯度的问题,试了很多次都达不到要求,之澜还为此哭了一场。”

他看向叶之澜,眼里满是温柔。

叶之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:“那时候太着急了,觉得对不起团队的努力。

还好后来咱们找到了优化酵条件的方法,纯度才慢慢提上来。”

她举起酒杯,对两人说:“敬咱们的红海素,敬咱们的实验室,也敬咱们这么多年的坚持!”

三人碰了碰杯,把酒喝干,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

窗外的夜色很浓,灯光下,三人的身影紧紧靠在一起,像是在诉说着他们与红海素的故事,一个关于坚持、默契和热爱的故事。

第二天一早,萧凡和叶之澜就开始准备3期临床申报材料。

他们联系了专业的临床团队,协同整理资料,萧凡负责提供制剂工艺技术文档,详细说明每个步骤的参数和控制要点;叶之澜则负责整理前期临床数据和患者反馈,确保每一份数据都真实可靠。

整理资料的间隙,叶之澜接到了张大爷的电话,老人在电话里高兴地说:“姑娘,我最近身体好多了,昨天还去地里种了点菜,你们的药真是太管用了!”

叶之澜笑着说:“张大爷,谢谢您的反馈,我们的药很快就要进入3期临床了,以后会帮助更多像您这样的患者。”

挂了电话,叶之澜把张大爷的反馈记录下来,递给萧凡:“你看,张大爷的症状又改善了,咱们的药没白研。”

萧凡接过记录,看了一眼,点点头:“是啊,这就是咱们做研的意义,能帮助患者减轻痛苦,比什么都重要。”

夕阳西下的时候,两人终于把3期临床申报材料的初稿整理完毕,放在桌子上。

叶之澜伸了个懒腰,看向窗外,晚霞染红了半边天,格外美丽。

“你说,咱们的红海素什么时候能上市?”

她轻声问。

萧凡走到她身边,轻轻揽住她的肩:“快了,咱们一步一步来,总会等到那一天的。”

他低头看着她,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