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43章 车间试产(2 / 3)

加入书签

音都在抖,“红海素是通过结合keap1蛋白,解除它对nrf2的抑制,从而激活抗氧化通路,这个靶点在国际上都有研究基础,临床实验的成功率会高很多!”

可就在他们准备把靶点数据整理成报告时,康启生物那边传来了新的要求。

李总监在视频会议上说:“护肤品厂商催得紧,董事会希望你们能把下个月的产能全部用来生产95纯度的原料,药品级工艺的优化先放一放,等拿到护肤品的利润再推进临床实验。”

萧凡皱起眉头:“李总监,现在靶点刚找到,正是推进临床前实验的关键时期,一旦暂停,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,而且错过这个时机,后续申报临床实验可能要等更久。”

叶之澜也补充道:“我们可以调整产能分配,7o用来生产药品级原料,3o供应护肤品厂商,这样既能保证临床前实验的需求,也不耽误短期收益。”

视频那头沉默了片刻,张工突然开口:“我支持萧工和叶工的方案。

药品级研才是红海素项目的核心价值,要是只做护肤品,根本没必要投入这么多研资金。

我会和董事会沟通,争取他们的支持。”

最终,康启生物同意了产能分配方案。

萧凡和叶之澜抓紧时间推进临床前实验,他们在省生物研究所的动物房里,给大鼠注射了结合keap1蛋白的红海素衍生物,观察其对肝损伤的修复效果。

实验进行到第28天,数据显示:注射衍生物的大鼠,肝组织中的抗氧化酶活性比对照组高了2倍,肝损伤修复率达到6o,这为后续的人体临床实验提供了重要依据。

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。

在大规模培养藻株时,萧凡现有几罐藻株的生长度突然变慢,成品浓度也有所下降。

他和叶之澜排查了营养液配方、温度、ph值等所有参数,都没找到原因。

直到有一天,叶之澜在检查原料储存间时,现深海微量元素的包装有细微破损,里面的粉末有些受潮。

“会不会是微量元素受潮变质了?”

叶之澜立刻取样检测,结果显示:微量元素中的硒含量比标准值低了15,而硒是藻株合成红海素的关键元素。

萧凡赶紧联系青岛的供应商,对方承认是运输过程中包装破损,愿意重新补一批原料,但需要1o天时间。

“这1o天的产能怎么办?护肤品厂商已经付了定金,要是不能按时交货,会违约的。”

车间的技术员急得团团转。

萧凡沉思片刻,说:“我们可以用实验室储备的试剂级微量元素先顶上,虽然成本高,但能解燃眉之急。

同时,我和叶之澜去供应商的工厂盯着,确保新一批原料能按时送到。”

接下来的几天,萧凡和叶之澜轮流在供应商的工厂和车间之间奔波。

在工厂里,他们盯着微量元素的生产、包装、运输,每一个环节都亲自检查;回到车间,又要指导技术员用试剂级原料配置营养液,确保藻株的生长不受影响。

终于,在第8天,新一批原料按时送到,车间的生产恢复了正常。

当第一批药品级红海素原料送到省生物研究所时,李教授特意给萧凡和叶之澜打了电话:“你们的原料纯度很稳定,我们已经开始准备1期临床实验的方案,预计下个月就能提交给国家药监局审核。”

这天晚上,两人坐在车间的台阶上,看着远处的灯火,手里拿着刚打印出来的靶点研究报告。

叶之澜笑着说:“还记得刚开始做小试的时候,我总担心藻株褐化,现在居然都要准备临床实验了,感觉像在做梦。”

萧凡也笑了:“这才只是开始。

1期临床实验要测试安全性,2期要验证疗效,3期还要扩大样本量,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