$10章 非洲草原(2 / 3)

加入书签

状物质,像一层厚厚的果冻铺在坑底。

“这种凝胶能缓慢释放水分,”

他对围过来的村民解释,“以后下雨的时候,雨水会储存在坑里,凝胶会把水分锁住,一点点渗透到树根里,就算旱季再长,树根也能吸收到水分。”

村民们纷纷点头,眼里露出期待的神色。

一个穿着传统服饰的老人走到萧凡身边,手里拿着一个用兽皮缝制的袋子,里面装着黑色的种子:“这是猴面包树的种子,以前雨季的时候,我们会把种子撒在草原上,第二年就会长出新的树苗。

现在旱季太长,种子都不了芽了。”

萧凡接过种子,放在手心——种子坚硬光滑,带着淡淡的木质香。

“等我们帮‘三圣树’恢复生机,就教大家用保水凝胶培育种子,”

他对老人说,“以后草原上会有更多的猴面包树。”

接下来的四天,队员们和村民们一起,给另外两棵猴面包树也挖了储水坑,还在洼地周围种上了耐旱的金合欢树苗,形成一道防护带,减少风沙对猴面包树的侵蚀。

白天,他们顶着四十摄氏度的高温工作,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流,衣服湿了又干,干了又湿;晚上,就在部落的茅草屋里休息,穆萨的妻子会煮上一锅热气腾腾的玉米粥,大家围坐在一起,听村民们讲“三圣树”

的传说——据说这三棵树是部落的守护神,百年前曾在大旱中为村民提供水源,让部落渡过难关。

第五天清晨,一场小雨突然降临。

虽然雨势不大,却让整个草原都焕出一丝生机。

萧凡立刻带着队员去检查储水坑——雨水正顺着坑沿流进坑里,保水凝胶慢慢吸收水分,变得更加饱满。

他蹲在“三圣树”

的树根旁,轻轻拨开土壤,惊喜地现裸露的主根上冒出了细小的白色须根:“它们在长新根!”

穆萨也激动地跑过来,用手抚摸着新根,眼里满是泪光:“我就知道它们不会放弃我们!

去年旱季最严重的时候,我每天都来给它们浇水,可还是看着它们一点点枯萎,我还以为……”

他话没说完,就被一阵欢呼声打断——村民们看到新根,都高兴地跳了起来,有的还唱起了传统的歌谣,歌声在草原上回荡。

林夏拿着检测仪跑过来,脸上带着笑容:“我们检测了树干的储水腔,水分含量从15升到了35,虽然还没恢复到正常水平,但已经能维持树木的基本生长了!”

更让人惊喜的是,中间那棵半枯的猴面包树,枯黄的枝条上冒出了嫩绿的芽尖,像一个个小小的翡翠,镶嵌在褐色的枝条上。

离开金合欢洼地的前一天,萧凡在“三圣树”

中间的空地上,埋下了第十九块“共生晶碑”

碑体正面刻着猴面包树和储水坑的图案,背面的文字是他和穆萨、部落老人一起写的:“凝胶锁水,新根破土,猴面包树的年轮里,藏着草原的新生。”

老人送给萧凡一个用猴面包树木雕刻的水囊,水囊上刻着复杂的花纹,里面还装着“三圣树”

树干里的清水:“这个水囊能保存水源,就像我们的约定,无论以后遇到多大的干旱,我们都会和猴面包树一起坚守。”

“探索号”

驶离非洲东海岸时,萧凡站在甲板上,望着那片逐渐远去的稀树草原。

阳光洒在草原上,金色的草浪随风起伏,三棵猴面包树像三个坚定的哨兵,守护着这片土地。

林夏走到他身边,递给她一杯冰镇果汁:“下一站是东南亚的红树林,科考站的莉娜说那里的红树林因为海平面上升,大片被淹没,我们在云杉林用的防渗膜技术,或许能帮到它们。”

萧凡接过果汁,指尖传来清凉的触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