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27章 云杉之诺(1 / 3)
共生晶语:针叶林下的云杉之诺
“探索号”
穿越北海时,海风里已裹着北欧针叶林特有的松针气息。
萧凡站在甲板上,手里攥着埃里克寄来的云杉样本——暗绿色的针叶边缘泛着枯黄,轻轻一碰就簌簌掉落,树皮上还留着被酸雨侵蚀的浅褐色斑点,像给挺拔的树干刻上了伤痕。
林夏抱着改良后的滤酸膜卷轴走来,卷轴外层裹着防水布,她掀开布角,露出里面泛着灰白光泽的膜片:“刚和埃里克通了卫星电话,三天前又下了场酸雨,‘云杉王’周围的幼树倒了二十多棵,他已经带着人在树周围铺了临时防渗膜,但只能挡表层,深层土壤的酸度还在升。”
萧凡接过一片滤酸膜,指尖能摸到膜上细密的孔隙,“石灰石粉末的混合比例调好了吗?膜里要是碱度不够,中和不了酸雨,根系还是会受影响。”
“按1:3的比例混的,昨天在模拟酸雨里泡了八小时,膜下土壤的ph值从42升到了55,刚好达到云杉生长的适宜范围。”
林夏说着翻开检测报告,指着数据栏,“就是膜的铺设面积得再算精准点,‘云杉王’的根系半径有五米,至少要铺直径十米的滤酸膜,还要往地下埋三十厘米,挡住渗透的酸雨。”
萧凡点点头,从背包里掏出卷尺和记号笔,在样本袋上画了个环形示意图:“每棵树的滤酸膜都要留五十厘米的搭接边,用防水胶黏住,避免酸雨从缝隙渗进去——特别是‘云杉王’,百年树龄的根系太脆弱,一点差错都不能有。”
当“探索号”
在针叶林边缘的科考站停靠时,埃里克的雪地摩托正碾着残雪驶来。
他裹着厚厚的冲锋衣,帽子上还沾着松针,看到萧凡的第一句话就是:“再晚来一周,‘云杉王’的主根就要烂了!”
他说着接过设备箱,脚步匆匆往林子里走,“昨天我挖开根区土壤,现表层三十厘米的根都开始黑,再往下的主根虽然还没烂,但已经没了往日的韧性,一掰就脆裂。”
跟着埃里克往针叶林深处走时,萧凡才真正见识到酸雨的破坏力:原本该翠绿的云杉林一片枯黄,地面上积着厚厚的落叶,踩上去像踩在碎纸堆上,偶尔能看到几棵枯死的树干歪在雪地里,树皮剥落,露出里面干枯的木质层。
“以前这片林子密得能挡住阳光,夏天走在里面都凉快,现在……”
埃里克拨开一根光秃秃的树枝,语气里满是无奈,“连林间的苔藓都没了,那些靠苔藓生存的昆虫也不见了踪影。”
抵达“云杉王”
所在的区域时,天色已经阴沉下来。
萧凡抬头望去,只见那棵云杉高耸入云,树干粗得要五个人才能合抱,可原本浓密的树冠却稀疏得能看到天空,大部分针叶都泛着枯黄,只有树顶还残留着一小片绿色。
他蹲下身,用铲子轻轻挖开根区的土壤——土壤泛着浅灰色,摸起来有些黏,凑近还能闻到一丝淡淡的酸味,最浅的侧根已经完全黑,轻轻一碰就碎成了渣。
“得先把表层的酸性土壤换掉。”
萧凡站起身,拍掉手上的土,“把我们带来的中性营养土和石灰石粉末按2:1的比例混合,铺在根区表层,厚度至少五十厘米,再在上面铺滤酸膜,这样既能中和现有酸度,又能挡住新的酸雨。”
老周和陈禾立刻开始搅拌营养土,林夏则跟着埃里克去取防水胶,萧凡则拿着卷尺,绕着“云杉王”
量了一圈,在地面上用石灰粉画了个环形记号:“膜就铺在这个圈里,边缘要埋进土里,再用石头压住,防止被风吹起来。”
换土的时候,萧凡的动作格外小心。
他拿着小铲子,一点一点把表层的酸性土壤挖出来,生怕碰伤还没完全腐烂的侧根。
“小心点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