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48章 分级制度提案(2 / 3)

加入书签

成‘安全牌’的合家欢——那不是电影,是糖水罐头。”

大王总听完,手指在桌沿轻轻划了圈,语气比刚才缓了些,却多了层考量。

他拿起桌上的矿泉水,拧开喝了一口,瓶盖拧紧时发出“咔嗒”声,瓶身上的冷凝水珠滴在桌面上,他用指腹擦了擦:“你一个人发声,力道还是弱。得拉上更多人——东皇影业的李文东,比如谢导,他拍了一辈子电影,前年那部《老街》因为‘涉及敏感历史’被压了半年,他肯定愿意站出来。”

“陈诗人那边我去说。”冯大炮立刻接话,眼里亮了点,像蒙尘的灯突然被拨了拨灯芯。

他掏出手机,翻出跟陈诗人的聊天记录,屏幕光照亮了他的脸:“他是第5代导演里的代表,拍《霸王》在戛纳拿奖时,就说过‘电影需要分级,需要给创作者尊重’。”

“我们是老熟人,当年一起在学校拍短片,他拍的《北方的河》因为‘太个人化’没通过校内展映,那时候他就跟我说‘早晚要让电影有个规矩’。上次聚会他还说,只要有人牵头,他肯定第一个站出来。不过其他公司和人脉,就拜托你们二位多跑跑了。”

大王总点头,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划了条粗线。他的笔记本是黑色皮质的,封面已经磨出了毛边,里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迹,还夹着不少便签。

“行,我这边分两步走——先去对接北影的周教授,他是研究影视政策的,写过《电影审查制度研究》,去年跟我聊的时候就说‘分级是产业成熟的必然’。”

“还有清美华的刘教授,搞传播学的,之前在《电影艺术》上发过文章,说‘没有分级,就没有真正的类型片’。”

“北美大的王教授更关键,她做观众研究,手里有两万多份问卷数据,说超过七成观众对‘电影被删减’有不满。我下周约他们开个座谈会,让他们从专业角度帮着说话。”

他顿了顿,笔尖停在两个字上:“再同步在网上发起个民意调查,跟豆瓣电影、猫眼合作,还有围脖话题。”

“问卷我让市场部今天下班前拟好,问题包括‘你是否遇到过想看的电影被删减的情况’‘你认为电影需要分级吗’‘你希望分级按照年龄还是内容标准’。”

“小王,这事你盯着,明天一早就上线,再找几个电影博主帮忙转发,先把舆论氛围烘起来,让上面知道这不是我们圈里人瞎折腾,是观众也需要。”

小王总立刻拿出手机,在备忘录里记下来,手指在屏幕上飞快地敲着:“放心,我让市场部的人加班弄,晚上就把问卷模板发您邮箱。影评人那边我也联系,豆瓣上的‘影志’‘木卫二’,还有B站的‘电影最TOP’,他们粉丝多,之前也吐槽过审查,肯定愿意帮忙写文章。”

冯大炮把烟摁灭在烟灰缸里,烟灰缸里已经堆了不少烟蒂。

他把茶杯往桌上一放,声音脆亮,没了刚才的压抑:“OK,那同行这边我来牵头——张导、宁导他们我都熟。张导拍《剑影》,本来想做武侠片的‘黑暗江湖’,结果审查说‘打斗场面太暴力’,剪了十分钟,连兵器特写都没了。”

“宁导拍《小镇》,讲拆迁纠纷的,被压了两年才上映,上映时还删了关键的谈判戏。我明天一早就去张导的工作室,他那人直爽,肯定愿意。”

“宁导那边我打电话就行,他上次还跟我吐槽‘再这么审查,我都想转去拍动画片了’。咱们分头走,尽快把人凑齐,别等这股劲儿散了。”

会议室里的空气好像松了点,空调风也没那么冷了。

窗外的路灯透过玻璃照进来,落在几个人的笔记本上,大王总的本子上写着“1.对接信托确认立场;2.高校专家座谈会(下周);3.民意调查(周三出结果)”,小王的本子上画着思维导图,中心是“电影分级”,分支写着“专家”“同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