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20章 司马秉权,将军赤族(4 / 6)

加入书签

欲回官故乡,求曹爽表荐,曹爽即表李胜为荆州刺史。李胜向司马懿辞行,见司马懿拥被卧着,令二婢左右分侍,目僣口蹇,似乎不省人事,胜连叫数声,才应响道:“汝为何人?”

李胜答语道:“河南尹李胜?今奉诏命,调为荆州刺史,特来拜辞;不意太傅竟病体至此。”

司马懿为喘息道:“并州么?君……君受屈此州,地近朔方,须好好防备。”

李胜急说道:“当刺本州,并非并州。”司马懿故意错说道:“君从并州来么?”

李胜复答道:“现奉调为荆州刺史。”

司马懿才大笑道:“年老耳聋,未解君言,君今还官本州,威德壮烈,好建奇勋;可惜我死在旦夕,不得复见了。”

李胜复以吉人天相为解,司马懿欷歔道:“人生总有一死,只我子师昭两儿,才浅识短,还望君等念我旧情,代为照拂;且请将我意,代达大将军。”

司马懿说至此,声带呜咽,旁顾二婢,用手指口,似作渴状,亏他装做。一婢取汤与饮,司马懿将口就汤,不能尽吸,流下沾襟,一位婢女忙取襟揩拭,累得司马懿不堪疲乏,气竭声嘶。活象将死情状。

李胜不便再说,因即告辞,当由司马懿之子师、昭二人,送出门外。李胜飞马至曹爽家,向曹爽报告道:“司马公尸居余气,形神已离,可无再虑了。”

曹爽闻言亦大喜。李胜别过曹爽,自去赴任。何晏和邓扬等,闻司马懿病笃,无不开怀。平原人管辂,雅善卜易,远近着名,何晏延请至家内,与管辂论易,邓扬亦闻声趋至,列座倾听,约阅片时,便问管辂道:“君自谓善易,何故语中不及《易》义?”

管辂应声道:“善易不言易。”

何晏含笑赞辂道:“可谓要言不烦。但我有疑虑,烦君一卜。”

管辂间有何疑,何晏与语道:“我位可至三公否?且连日梦见青蝇聚鼻,究为何兆?”

管辂接口道:“这亦何必卜易?从前元恺辅舜,周公佐周,并皆和惠谦恭,享受多福。今君侯位尊势重,人鲜怀德,徒多畏威,恐非小心求福的道理。且鼻为天柱,与山相似,高而不危,贵乃长守,今梦集青蝇,适被沾染,亦非吉兆,位峻必颠,轻豪必亡,愿从此裒多益寡,非礼勿履,然后三公可至,青蝇可驱了。”煞有至理。

邓扬嘲笑道:“这也不过是老生常谈。”

管辂复应声道:“老生见不生,常谈见不谈。”说罢便拂袖而去。路过舅家,为述与何、邓二人语意,舅惊问道:“何邓方握重权,汝奈何出言唐突?”

管辂怡然道:“与死人语,何必避忌?”舅又问道:“何谓死人?”

管辂详解道:“邓扬行步,筋不束骨,脉不制肉,起立倾倚,若无手足,此为鬼躁;何晏视候,魂不守宅,血不华色,精爽烟浮,容若槁木,此为鬼幽;眼见得死期将至,怕他甚么?”一目了然。

舅尚是不信,斥管辂为狂,管辂亦自归。哪知过了残年,果然应验,竟如管辂所言。

魏正始九年正月,少主曹芳出谒高平陵,曹爽兄弟,及私党并随驾出都,独司马懿称病已久,未曾相从,曹爽总道是司马懿病重将死,毫不加防。哪知司马懿与师、昭二子,已经伺隙多日,此番得着机会当即发难,勒兵闭城,使司徒高柔,假节行大将军事,据曹爽营,太仆王观行中领军事,据曹羲军营,然后入内宫禀告郭太后,只言曹爽奸邪乱国,应该废斥。

郭太后为了迁宫一事,颇恨曹爽,当即允议。太尉蒋济,尚书令司马孚,为司马懿草表,由司马懿领衔劾-曹爽,使黄门赍出城外,前往奏于少主;司马懿自引亲兵,诣武库取械授众,出屯洛水桥。

曹爽有司马鲁芝,留住大将军府中,蓦闻变起,即欲出城见驾。商诸参军辛敞,敞狐疑不决,转询胞姊辛宪英,宪英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