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71章 朱穆遭囚,陈龟拜表(3 / 6)
官咸共恚疾,谤讟烦兴,谗隙仍作,极其刑谴,输作左校。天下有识,皆以穆同勤禹稷,而被共鲧之戾,若死者有知,则唐帝怒于崇山,重华忿于苍墓矣!舜葬于苍梧之野,故曰苍墓。当今中官近习,窃持国柄,手握王爵,口含天宪,运赏则使饿隶富于季孙,呼噏则令伊颜化为桀跖;而穆独抗然不顾身害,非恶荣而好辱,恶生而好死也,徒感王纲之不振,惧天网之久失,故竭心怀忧,为上深计。臣等愿黥首系趾,代穆校作,不愿使忠臣之抱屈蒙冤也!谨此上闻,无任翘切。
汉桓帝刘志得书,方将朱穆赦免放出,放归南阳故里。朱穆即故尚书令朱辉之孙,表字公叔,年五岁,便以孝行闻名,后来由孝廉应举,得入宫廷为议郎,再迁侍御史,廉直有声,尝作崇厚论以儆世,称诵一时。
至是罢归乡里,太学生刘陶等,又奏称朱穆、李膺,履正清平,贞高绝俗,实是中兴良佐,国家柱臣,应召使入朝,夹辅王室,必有效绩可征云云。
原来颍川人李膺,为故太尉李修之孙,在汉安帝在位时期,操守清廉,与朱穆齐名,也是由孝廉进阶,累迁至青州刺史,嗣复转调渔阳蜀郡诸太守,更任乌桓校尉。
鲜卑屡兴兵犯塞,膺率步骑,临阵出击,亲冒矢石,裹创迭战,得破强虏万余,斩首至二千级,鲜卑始不敢窥边。寻因事免官,退居纶氏县中,教授生徒,及门常不下千人。刘陶等素重李膺之名,故与朱穆一同举荐,偏偏汉桓帝不肯听从,遂致名贤屈抑,沈滞至好几年。
惟是君子道消,小人道长,上干天怒,灾异相寻,下丛民怨,盗贼四起。陈留贼李坚,自称皇帝;长平贼陈景,自号黄帝子;南顿贼管伯,自称真人;扶风人裴扰,亦自称皇帝。尚幸徒众乌合,不足有为,一经郡县发兵围捕,先后伏诛。
只泰山琅琊贼公孙举、东郭窦等,聚众较多,叛官戕吏,连年不平。
到了永兴三年正月,朝廷复改年号为永寿元年,大赦天下,与民更新。公孙举等顽抗如故,还有南匈奴左奥鞬台耆,及且渠伯德,左奥鞬且渠,皆匈奴官名。纠集联合匈奴虏骑,入寇美稷城,东羌亦举种相应,亏得安定属国都尉张奂,东抚北征,收群寇,破奥鞬,降伯德,羌胡始定。
过了一载,鲜卑都酋檀石槐,率同虏骑三千名,入寇云中。相传檀石槐生时,很是奇异,檀石槐的父亲名叫投鹿侯,起初在匈奴从军三年,他的妻子在家中生了孩子。投鹿侯回来后,感到奇怪,想杀掉孩子。妻子说她曾经在大白天走路,听到雷响,就抬头朝天上看,刚好有冰雹掉进嘴里,她就吞了下去,接着就怀了孕,十个月后生下孩子,这个孩子必定有过人的地方,最好暂且抚养他长大。投鹿侯不听,就将孩子丢掉。妻子私下告诉娘家人,要他们收养,取名为檀石槐。
檀石槐自幼在外祖父家长大,为人勇敢健壮,富有谋略。檀石槐十四五岁时,有一个部族的首领掠夺走他外祖父家的牛羊,檀石槐只身骑马追去和他们交战,所向无敌,将被抢去的牛马全部追了回来。自此以后在部落中深受众人的敬畏和信服。檀石槐制定法令,审理诉讼,没有人敢违犯,于是被推举为部落首领。
檀石槐乃立庭弹汗山,招兵买马,逐渐强盛。及寇掠云中,警报似雪片一般,传达京师,汉桓帝刘志乃再次起用李膺为度辽将军,使他防御鲜卑。鲜卑素来忌惮李膺威名,望风震慑,当时他们将所掠夺来的男女牲畜,尽行弃置,出塞自去。
李膺也不复穷追,安民设障,塞下自安。
独公孙举等骚扰青徐,尚未平靖,嬴县地当要冲,贼踪出没,大为民害。朝廷闻警,由诸尚书简选能员,得了一个颍川人韩韶,使为嬴长。
韩韶贤名卓着,一经到任,贼皆远徙,相戒不敢入境;流民万余户,仍得安然还乡,只是庐舍已空,一时无从得食,免不得待哺嗷嗷。韩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