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五十三章 边疆大捷!(1 / 10)

加入书签

    应州,中军大帐。

    丈许木几,铺开一幅“燕云十六州”堪舆图。

    耶律洪基手执朱笔,沉吟着,轻轻一划。

    雁门谷!

    这是通往雁门关的重要陉道峡谷,没有之一。

    (如图:雁门谷位于恒山山脉与吕梁山脉交汇地带)

    其长约二十里,广约十丈左右,沿途山脉绵延,沟壑纵深。

    说是峡谷,但雁门谷并非是传统意义上通水、通河的河谷,也并非是洪水冲击造就而成。

    实际上,这是一条人工凿就的“北伐通道”,为汉武帝下令建凿。

    《汉书武帝纪》中记载:元光五年,发卒万人治雁门阻险。

    这也即雁门谷的诞生。

    世人称其为“谷,仅仅是因其形状像河谷而已。

    不过,可能汉武帝也不曾预想过,本是为了北伐而建成的雁门谷,渐渐的却成了蛮夷南征的主要通道。

    “雁门关的统兵者、兵力,以及雁门谷的布局,斥候可有消息传来?”毛笔一撘,耶律洪基抬头,向下望去。

    自其以下,南北面官有序班列,约莫有三五十人,皆是面色肃然。

    仅是一刹,就有一人走出,为辽人面孔,颇为粗犷高大。

    此人,却是辽国名将耶律那也,赫赫有名的北院大王、西南面招讨使。

    耶律那也行了一礼,上报道:“斥候传来消息,为免雁门关陷落,大周一方让顾廷烨、王韶二位名将一起入边,并以大相公韩章为主帅,统兵十万左右。”

    “韩章?”耶律洪基有些意外。

    作为“邻居”,对于大周的一些主要政治人物,耶律洪基都有过关注了解。

    顾廷烨、王韶二人,两度开疆拓土,实为一国名将,入边掌兵并不稀奇。

    让人意外的是,主帅竟然是韩章,而非英国公张辅?

    事关变法,内阁大学士江昭肯定不会入边,这一点耶律洪基早有预料。

    但,怎么一下子就成了韩章呢?

    对于中原文化,耶律洪基也算是有较深的了解。

    内阁首辅,人臣第一人!

    这样的文臣,主动入边涉险?

 &n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