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章 清官难断家务事,我找夫子(3 / 4)

加入书签

这里听到就十分的稀罕了。

“可怜天下父母心”这句话出自慈禧,想不到吧。这大燕国的人当然不会听过。

也就是这句话,令老汉放下了戒心,甚至对邵云安生出了几分赏识。

去讲堂(教室)的路上,邵云安问了老汉的名讳,得知对方姓庄。

等到了讲堂外,邵云安已经称呼对方“庄伯”,对方喊他“安哥儿”了。

停下,庄伯指着前方的一间大屋说:“就是那里了。”

天凉了,不过讲堂的窗子都支着,邵云安假装是要看得更清楚些,走近了几步。

看他快走到门口了,庄伯赶忙小声喊:“安哥儿,别再近了。”

讲堂的门也开着,能清楚地听到有人在上课。邵云安稍稍探身就能看到夫子是在的。

听了一会儿,邵云安听出夫子似乎是在讲某位学生写的杂文(理解为现代的作文)。

扭头,邵云安歉然行礼:“庄伯,对不住,我刚刚骗了您,我是来这里找夫子的。”

“啊?”

不待庄伯回应,邵云安就在对方惊变的脸色中大步走到了门口。

讲堂内的学生们都发现门外来了一位不速之客,正在讲课的夫子也停了下来。

夫子放下手里的文章,扭头蹙眉:“来者何人?”

庄伯一个激灵跑上前就要把邵云安拽走,邵云安挣开庄伯的手,大步跨进讲堂。

对坐在讲台上、蓄着青髯、看上去40岁左右的夫子作揖,邵云安不卑不亢地大声说:

“夫子,晚辈是特地来找您的。晚辈家中出了一件棘手的事情,只能找县学的夫子来评理、论断。”

“岂有此理!”

夫子显然被邵云安这番话给惹怒了。教室内的学生们也随之哗然。

这是什么道理,家中的事情却来找县学的夫子?

王枝松坐在第三排的中间位置。他没有见过邵云安,只当来了个莽夫,脸上有着好奇,也有着嫌恶。

这样冒然闯入县学的讲堂,简直是无法无天。

庄伯站在门外不敢进来,急地说:“陈夫子,这位小哥说是来找人,我……”

陈夫子抬手止了庄伯的话,对邵云安说:“既是家中事,也该去寻家中长辈或族中长老。

你跑来这里来成何体统!把县学当成了你家祠堂不成?”

邵云安毫不畏惧,挺直腰背说:“常言道:‘清官难断家务事’。

若是别的家事,晚辈自当寻家中长辈和族中长老来评断。

可晚辈这件家务事,清官断不了,只有夫子您才能断得了。

因着这件家务事中最重要的关键人,就坐在这间讲堂内,正是您的学生之一。”

“哗——!”

讲堂内更加喧哗了。

陈夫子拿起镇纸放下,堂内瞬间安静,但每一个学生的脸上都是浓浓的好奇之色。

隔壁另一间讲堂的师生听到了这边不同寻常的动静。

隔壁的夫子,关夫子过来了,扬声问:“陈兄,出了何事,何以有喧哗?”

邵云安转身,来人作揖行礼,没有开口解释。

陈夫子不悦地说:“不知哪来的莽汉。”随后把事情大概解释了一番。

“清官难断家务事?”

关夫子不由多看了邵云安几眼。

见这人虽穿着一身朴素的粗麻衣,却是神情坦荡,双眼有神,气质傲然,全然不见一丝粗鄙。

邵云安这副身体的主人常年劳作,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了好几岁。

也是歪打正着,两位夫子看不出他还是少年郎。

邵云安这两天喝了不少灵泉水,倒是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