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章 清官难断家务事,我找夫子(2 / 4)

加入书签

秀也要谈人家了,他咋就不想想?”

郭招弟小声:“就是!”

王文和跟这婆媳俩有理说不通,还是只能那句:“等石井他们回来吧!”

王老太冷哼一声,气鼓鼓的,等那个孽子回来,看她怎么教训他!那卖石头的银子,都该是她的!

不过理想是美好滴,现实往往是不由人定滴。

所有人都认为邵云安不过是吓唬人;

所有人都认为,就算邵云安跑到县学他也进不去;

所有人也都认为,追出去的人肯定能拦下邵云安。

王石井和王杏、孙二江是第一拨追过去的。

三人的速度不慢,牛跑得也不慢,但牛毕竟拉着一辆车,车上还有仨壮年。

那头,邵云安骑着小毛驴已经火速跑远了。

而第二波王文和的儿子王书平、王田岩和赵元德,因为是一前一后,再加上王田岩磨蹭,速度更慢。

他们三人别说追邵云安了,就是王石井那边都甩了他们老远。

小毛驴跑得快,不到半个时辰,邵云安就抵达了县城。

途中,他就从空间里拿了些铜钱和散碎银子出来。

进了城,火速把小毛驴寄存了,邵云安一路往县学快走而去。

待看到县学的大门,他整理了一下衣服,把鞋底在山上蹭到的泥刮干净,调整了一下面部表情,他抬脚。

县学的大门开课期间是敞着的,有专人把守,也有打杂的小厮在附近。

邵云安踏上县学大门口的五节台阶,跨过门坎就往里走。

马上,就有一位身穿短打的看门老汉拦住了他。

“唉唉,哪来的莽撞后生,怎么一声不吭就往里闯,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?”

这县学里,哪怕是个看大门的,也有着一股子傲气。

伸手不打笑脸人,邵云安好脾气地说:“老人家,我是今年新进童生郎王枝松的,嫂子。”

这个自称令邵云安浑身起了一层的鸡皮疙瘩。

“他好几日没有回家了,我正巧来县城办事,顺道来看看他,给他送些银两。

我还要赶回去,急着去寻他,一时忘了礼数。还请您原谅则个。”

曾经常常跟着一群(自称)文化达人混迹的邵云安,装逼的能力还是有的。

他话说的有理,最后一句更是文绉绉的。

老汉的脸色好了一些,说:“这个时候学中的夫子还在授课,你且等着吧。”

邵云安又是腼腆一笑,说:“老人家,我这小叔年少,又是个不多话的性子。

我和家里人都挺担心他在县学的情况。您能带我到他读书的课堂吗?

我就在外面看一眼,看看他可适应,回去我也好跟家里人说说。

可怜天下父母心,还请老人家您能行个方便。晚辈先谢过您了。”

邵云安躬身作揖,态度十足十的诚恳。

“可怜天下父母心……”

老汉捋捋自己的胡子,感慨,

“这句话说得真好。我瞧你也是个读过书的。那好吧,我带你过去。

不过你看过之后就要离开,莫打扰夫子授课。”

邵云安露出十六颗牙齿:“谢谢您。”

这位老汉跟另一位看门的中年男子说了一声,带着邵云安往里走。

县学读书的书生加起来也就二十来人,分为两个班,共五位夫子。

这五位夫子分别带两个班,教授的内容也各有侧重。

这个朝代没有邵云安自小熟知的四书五经等,更没有唐诗宋词。历史不同,名人、着作自然也就不同。

很多现代人熟知的经典诗句,在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