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8章 异议!(1 / 3)
秦元浓眉紧锁,一双虎目死死盯着匍匐在地的王秉德,又扫过那些群情激奋的官员,最后落在站在文官班列首位,依旧面沉如水、不动声色的柳越身上。
『好一个王秉德!好一个柳越!』他心中怒火翻腾,『这哪里是弹劾巴郡官府?这分明是项庄舞剑,意在沛公!是要往陈锋那小子的脖子上,套一道催命符!』
柳越将这一切尽收眼底。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,但脸上却依旧是那副忧国忧民的沉重表情。他缓缓地向前一步,对着御座躬身道:“陛下,王中丞不畏强权,体恤民情,实乃我辈为官者之楷模。老臣,佩服。”
随后,他话锋一转:“然,巴郡匪患,由来已久,非一日之寒。地方官府,确有督导不力之责。但蜀道艰难,山高林密,瘴疠横行,朝廷大军调动不易,地方兵员有限,亦是实情。一味地斥责地方,或是强令大军进剿,恐非上策。依老臣看,此事,宜疏不宜堵,宜抚不宜剿。当务之急,是寻一个两全其美之法,既能解巴蜀倒悬之危,又不至于劳师动众,徒耗国力。”
他这番话,看似公允,各打五十大板,实则是将话题,从“追究地方官吏责任”,巧妙地引向了“如何解决问题”这个核心。
武安侯秦元等人,听到这里,眉头皱得更紧了。他们隐隐感觉到,柳越这只老狐狸,要开始露出他的尾巴了。
果然,柳越话音刚落,兵部尚书张显,便立刻心领神会地站了出来。
“丞相大人所言极是!巴郡匪患,盘根错节,非一兵一卒可平。为今之计,朝廷当派遣一位德才兼备、精明强干的重臣,以钦差之名,前往巴郡,总理剿匪安民事宜!”
“如此,一来,可以持天子节钺,统一调度巴郡乃至周边州府的兵马资源,形成雷霆之势,提高剿匪效率!二来,钦差亲临,亦可安抚民心,严查地方吏治,彰显天恩浩荡!此乃标本兼治之上策!”
“派遣钦差!”
这四个字一出,如同一道闪电,瞬间劈开了秦元等人脑中的迷雾!
他们终于明白了!
他们终于明白,这从头到尾,是一场何等阴险、何等恶毒的大戏!
从王秉德那封“血泪”交织的奏折,到满朝文武“义愤填膺”的附和,再到柳越那番看似“公允”的引导,最终的目的,就是要往巴郡,往陈锋的地盘上,安插一个“钦差”!
这个钦差,名为“督办剿匪”,实为“监视和架空”!
一旦钦差抵达巴郡,陈锋这个小小的永安县令,算个什么东西?他手中的那点兵权,他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威望,都将在钦差大臣的节制之下,化为乌有!
到时候,陈锋累死累活,剿匪立功,功劳是钦差“督导有方”!
陈锋稍有不慎,剿匪失利,罪责便是他“贻误军机”!
进退维谷!左右掣肘!这分明是要把陈锋,活活困死在巴蜀那片大山里啊!
秦元等几位将门大佬的脸色,瞬间变得无比难看!他们的拳头,在宽大的朝服下,握得咯咯作响!
然而,他们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!
反对?
你凭什么反对?
人家通篇都在说“为民除害”,都在说“解民于倒悬”,占据了道德的绝对制高点!你若反对,就是不顾百姓死活!就是与天下匪徒为伍!就是心中有鬼!
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阳谋!
一个让你明知是陷阱,却不得不眼睁睁看着对方把陷阱挖好,甚至还要拍手称快的阳谋!
金銮殿上,陷入了一种诡异的、令人窒息的寂静。
将门一派的武将们,个个脸色铁青,怒目圆瞪,却又哑口无言,憋屈到了极点。
而柳越一党,则个个面露得色,眼神中充满了智珠在握的傲慢。
所有的目光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