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1章 :见闻(2 / 6)
荀彧一旁浅笑,调侃着轻声道。
韩暨一边点头回应,一边也是解释:“自古民众皆是如此,你真心待其,其便真心待你,你是没见过我家主公出巡,他若是出来,这条街都会被挤的满当。”
“怪不得我见张中郎是想亲自来的,但出门临了又退了回去处理公务,原来如此。”
郭嘉哈哈大笑了起来。
几人步履,不快不慢,如踏春一般缓步着行进。
走到一处,韩暨伸手前指前方一片排着二三十人队伍的地方说道:“那边就是这条街坊的工分兑换处。”
几人近前,站在街道对面看去,只见如同寻常粮店的店内整齐堆放着麻袋装的粟米、麦子,还有成筐的豆类。
柜台上,伙计正用木斗给人量取粮食。
一个穿着粗布短褐、像是矿工的汉子,将工分牌交给柜台后的账房。账房接过,仔细核对木牌上的刻痕与手中厚厚的账册记录,确认无误后。
便问向那汉子:“记工分三百二十,可换粟米一斛三斗半,你要多少?”
一斛就是一石,这汉子攒了三百多的工分能换一石多的粮食,比起粟米价格一石快四百多钱了,这工分的价值明显更大。
那汉子挠了挠头笑道:“某全换了带回去给爹娘乐呵乐呵。”
“得嘞~”
一旁伙计闻言麻利地量好米,倒入汉子自带的布袋中。
郭嘉饶有兴致地凑近观察那工分牌和账册。
那账房显然也是认识韩暨,见其没有意见便也大方的将纸质的账簿给那郭嘉看了。
看过一阵后郭嘉回返问道:“韩长史,这工分记录,又如何确保不被伪造?”
韩暨耐心解释:“工分牌本身只是凭证,核心记录在工曹的‘工分总册’上。
每个记工每日下工后,都需将当日所辖工人所得工分汇总报至工曹,由专人录入总册。
工人凭牌兑换时,账房需核对总册记录,确认无误方能兑换,至于伪造.”
他微微一笑拿起旁边一块空白的木牌,指着边缘一处不起眼的刻痕。
“每块工分牌发放时,都由工曹吏员用特制工具留下暗记,且编号与总册对应,极难仿制,再者,伪造工分,形同盗窃官粮,处罚以死罪起。”
荀彧在一旁默默点头,这制度设计,虽显繁琐,却能在钱币不足的情况下,最大限度地保障公平和秩序。
&nb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