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2章 赤豆将尽,艾草又青(3 / 4)

加入书签

味:风不是风,是亡人借路。

“那就拿艾草给他们编鞋。”莲花听见自己说,“编十七双,烧在滩涂边。”

璐璐猛然抬眼,眸子里血丝纵横,直接点头,虽然点得极慢,但也算默认了莲花师姐的意思

……

天还未亮,后院已升起一缕青烟,夏夏赤足蹲在井台边,把晒干的艾草连茎劈开,劈到第三根,指肚被篾刀划破,血珠滚在艾叶上,绿里透红。她“嘶”地吸气,却咧嘴笑:“正好,省得再调颜色。”

琳琅小妹在灶口熬浆糊,拿隔夜的辣汤汤底,掺一把桂花渣,搅成金褐色的胶,小手被热气熏得通红,却仍把指尖往锅里蘸,蘸一点,往自己耳垂上抹——抹成两粒小小的桂痣。她仰头问夏夏:“鬼……会认得桂花香么?”

夏夏拿沾血的手揉她发髻:“鬼也是人变的,人爱香,鬼就认得。”

破天在劈樟木,斧刃落处,木纹绽开,渗出淡黄的树脂,今天要劈十七块鞋板,每块板宽三指,长一捺,板头刻一道“回”纹——“回”即“归”。

斧声“咚咚”,惊起檐角一只昏睡的瓦雀,雀羽掠过晨光,抖下一粒尘,正落在回纹中心,像给亡人点眼。

甘白坐在门槛内侧,怀里抱着那把缺弦琵琶,拿一根新发的艾草茎,拧成弦,穿进轴孔,再拿薄荷汁抹一遍——弦成,音仍哑,却不时抬眼,看烟影里忙碌的众人,忽然拨弦,“嗡”一声,

“调子不对。”自言自语后,又拿指尖去掐茎弦,掐出一滴青汁,“少了人声。”

……

莲花端着一只木盆,盆里漂着十七片艾草鞋板,板上的“回”纹被井水浸得发亮,身后,阿雅托一只藤盘,盘里码着刚编好的鞋面——艾草茎三股交辫,辫里夹着野薄荷,薄荷碎叶在日光下闪,

两人并肩往滩涂走,脚步轻得近乎偷,晨潮未涨,泥面结一层薄霜,踩上去“嚓嚓”作响,

到昨夜植草处,那株“回魂散”竟还活着,叶尖沾了露水,颤颤地晃,樟木片斜插在坑沿,断口被潮水啃得发白,像一段磨光的骨。莲花蹲下去,把第一双艾草鞋放在木片北侧——鞋尖朝海,鞋跟朝城。

阿雅第二双,放在南侧。她放得很慢,指尖在“回”纹上按了按,低声道:“走吧,别回头。”

第三双,夏夏;第四双,琳琅;第五双,破天……十七双,排成一弯窄窄的月牙,把“回魂散”围在中心。

璐璐最后上前,把铜镜反扣在月牙缺口处,镜背血印正对草心,

忽然开口,声音被海风吹得七零八落,却字字清晰:

“月儿弯弯照九州,

几家欢乐几家愁。

几家夫妇同罗帐,

几家飘散在他州。”

调子一起,众人都跟着哼。

甘白远远立在堤上,抱琵琶合之,哑弦竟与海风相和,发出“呜呜”的低鸣,

曲终,火折子亮起,

艾草鞋遇火即燃,火苗“噗”地窜起,绿烟夹着薄荷香,直扑人面,

莲花被熏得泪滚,却睁大眼,看烟影里渐渐浮出十七道模糊的影子——没有脚,只有脚踝以上,影子们微微颔首,转身,朝海里走。

当看到最后一道影子的时候,忽然回头,冲莲花抬了抬手——那手缺了三指,她却一眼认出:是合肥城破时,替她挡过一刀的城门卫

现在张口欲喊,却见影子被风一吹,散成无数细小的桂瓣,落在“回魂散”叶面上,

火尽,烟冷,

“回魂散”叶尖,仍挑着一粒未化的霜,莲花伸手,以指腹化之,水痕顺着叶脉流下,

阿雅低声道:“草活了,名儿就作数。——日后等梁蝉回来,咱们再给她看。”

莲花点头,点得极轻,怕惊动叶尖那滴泪,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