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章 华雄援徐荣,孙坚被释放(3 / 4)

加入书签

但个个士气高昂、斗志昂扬。随着新兵源源不断地加入,守军的规模迅速扩大,实力也得到了显着提升。

除此之外,徐荣深知情报工作的重要性。于是,悄悄派出一大批精明强干的信使,骑上快如闪电的骏马,风驰电掣般奔向四面八方,与分布在各地的潜在盟友取得联系并建立良好关系,以便在关键时刻能够相互支援、协同作战。

尤其对于曾经与孙坚产生过矛盾纠葛的势力,徐荣更是格外重视。

为此,特意选派能言善辩的使者,并准备了丰厚贵重的礼品,专程前往这些势力所在地展开游说活动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经过使者们苦口婆心的劝说以及礼物的诱惑,许多势力纷纷表示愿意认真考虑合作事宜。这一成果让一直忧心忡忡的徐荣终于稍稍松了口气。

在徐荣的深思熟虑与缜密布局之下,长安城内外迅速构筑起了一道固若金汤的防线。

然而,他清楚地认识到,仅靠外在的防御远远不足,必须同步强化对内的统治力度。

为此,施行了一系列政策以安定民心,诸如减免赋税、派发救济粮等。切实地抚慰了民众的情绪,使众人得以安心从事生产生活,进而确保了后方的安稳。

时光荏苒,各地响应徐荣号召前来增援的军队源源不断地涌向长安。

庞大的援军队伍中,不仅有着实力超群、财大气粗的地方豪强,更有昔日里曾对董卓心存怨怼、满腹牢骚之人。

然而,面对严峻紧迫的局势,只得暂且将过往的恩怨情仇深埋心底。

尽管这群人中,每个人都怀着迥异的心计与盘算,或为名,或为利,亦或是出于自保等各种缘由

但当共同抵御黄巾军这个艰巨任务摆在眼前时,毅然地选择放下彼此间的嫌隙与分歧,携手并肩,结成了一个表面看上去略显松散,实则内部关系紧密相连的同盟。

就在众人皆以为局势正朝着有利董卓一方的方向稳步发展之时,远在江东的孙坚并未满足于现状,更未坐以待毙。

在得知自己已成为众矢之的后,深思熟虑,毅然决然地做出决定:必须先发制人!随即,有打算讨伐荆州,其目的不言而喻,欲切断徐荣与其他各方势力的联系通道,以破当前困局,觅得最佳反攻时机,给敌人致命一击。

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,徐荣当机立断,迅速调整战略部署,一方面严令前线部队加强警戒,另一方面则密遣使者前往荆州,妄图说服荆州牧刘表保持中立。

除此之外,更是充分地运用起自己所掌控的庞大情报部队,对孙坚的一举一动展开了严密的监视。

每一条线索、每一丝风吹草动都被精准捕捉,并迅速传递回来以供分析研究。

如此一来,便能确保在任何时刻都能及时察觉到孙坚的行动意图,从而做好万全的应对之策,以应对那随时都有可能爆发的复杂局势。

此时此刻,大势正处于一种剑拔弩张的紧张状态之下。

可谁也没有想到,就在这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,一个突如其来的惊人消息打破了眼前僵持不下的僵局。

原来,看似铁板一块的黄巾军内部,竟然已经悄然浮现出了分裂的征兆!

一部分将领因对首领张角不断扩张的专权行为深感不满,决然地选择背叛旧主,倒戈相向。

突如其来的变故,引发轩然大波。

面对复杂多变的局势,徐荣紧紧锁定在这一关键节点。

深知,若能巧妙抓住此次难得机遇,成功策反这些心存异志的黄巾军将领及其所属势力,极有可能从根本上大幅削弱敌军的整体实力,从而实现战局的彻底扭转。

鉴于此,一方面竭尽全力巩固己方已构建的坚固防线,以防孙坚乘虚而入;

另一方面,将大量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情报收集及外交斡旋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